第795章 中華大帝(第5/5頁)

然後,兵變發生了。

福建團練總督被殺,亂兵攻入福州,洗劫了十多家豪商,起因是被常年克扣軍餉。

福建亂兵很快流竄進浙江,沿途裹挾數萬佃戶,浙江、福建兩省給搞得一團糟。

王元珍派去浙江的偏師,反而比主力進展更快,迅速攻城略地,占領除杭州、寧波以外的全部城池。

平定東南三省,只用了一年時間,而且沒有進行激烈戰鬥。

三省的團練士兵,聽說王元珍的軍隊,不但能領足軍餉,而且士兵都能分地。他們拿著更精良的火器,卻不願意給富人打仗,甚至夢想著早早的投降分地。

西元1727年,王元珍49歲,攻占南京,接受禪讓。

不建國號,只稱中國,以此區別於海外的其他漢人政權。

南北並立沒有持續多久。

黃宗德只是大明的接盤俠,接了一整套爛攤子,特別是其龍興之地山東,幾乎每年都有農民扛租抗稅。

他雖然大力整頓吏治,但舊有體系沒被打破,整個政權都被“山東—天津士紳豪商集團”把控。

這些人也願意聽黃宗德的話,但前提是不損及自身利益。

王元珍統一南方的時候,黃宗德除了平息民亂和東北叛亂,其余全部精力都用在整頓內部。

然後,黃宗德病死了,他比王元珍整整年長十二歲。

黃宗德長子繼位,吏治迅速腐敗,內部矛盾也變得更加激烈。

山東商賈大肆侵占山西市場,搶奪山西商人的基本盤。晉商在黃宗德死後,立即招募兵馬自立,把山東商人全部驅逐出境。

更可怕的是,北方連年打仗,山東還在繼續擴大產棉面積。山東豪商強行收購河南等省的糧食,以緩解山東的糧食緊張,導致北方各省都出現不同程度的糧荒。

王元珍誓師北伐,北方朝廷為了打仗,從南洋購買的糧食不夠,只能再次派出官吏征糧。

北方數省,全炸了!

民亂四起。

就這種時候,士紳豪商還在囤積糧食。

黃宗德若還活著,肯定能打壓豪強,逼著這些人把糧食交出來。但他的兒子卻不行,早被勢家大族綁架,幾乎成了大明皇帝翻版。

中國再度統一。

王元珍52歲時,出兵攻打東籲,重新奪回瀾滄省(老撾)。

遂遣使至呂宋國,承認呂宋皇帝,兩國皇室聯姻,兵不血刃收回琉球和台灣——呂宋國王僭越稱帝,一直得不到大明認可,如今寧願用台灣和琉球換得皇帝稱號。

又出兵朝鮮,喊出“均田地”口號。被奴役百余年的朝鮮百姓,爆發出驚人的革命熱情,簞食壺漿喜迎王師。因設朝鮮省。

翌年,編修《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