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第2/4頁)

沒有這委屈求全的大團圓結局,意料之外,卻又是情理之中。

當然也有感嘆可惜的,說起來這什麽富貴榮華,有情人終,倒當真像是人做的一場夢,是過眼雲煙,是這鏡中花、水中月了。

至此《鏡花水月》終於結束了連載,仍有許多人還沒從故事裏緩過神來,甚至有不少文人還提筆寫下了判語。

有贊揚了薛紈這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氣度。

“薛紈身上這一股英邁高華的俠氣,雖是個妓|子,卻未必不是個真丈夫!兩相比較,倒是謝玉山卻落了下風了!”

當然亦有怒斥薛紈的。

這一番討論卻是將《鏡花水月》再次推向了最高潮,甚至傳往了江南,傳往了京城。

不,這還不是最高潮。

這最高潮還在後面呢,在這封面釋出的信息上。

《鏡花水月》要排戲了!

據說請來的還是越縣有名的戲班子。

此時此刻,孟屏兒和小玉仙她們卻無暇留意外界對於《鏡花水月》的激烈爭辯,她們白天要在書坊裏“上班”,晚上就在戲班子的指導下拍戲。

燈下,翻了翻桌上吳朋義送過來的這些評語,張幼雙若有所思。

這些評語明顯都是經過吳朋義精挑細選的,無一不是褒獎之詞。

可如今她的目光已然比從前看得更透徹了些。

這些文人墨客為何褒揚薛紈,實際上褒揚薛紈對於“一生一世一雙人”的追求。

而這堅貞卻是他們所需要宣傳的,拿來規訓世人,或者說婦人的。

少有人知曉我國明清時期,曾經出現過“義夫”這個概念,所謂“義夫”指的是青壯年時期喪妻,終身不再娶的男子。對應節婦,朝廷也會進行旌表。

褒揚“義夫”的堅貞,其初衷是為了鼓勵所有男人都該“守義”,都該“婦死當以夫鰥報之”嗎?不,不是如此,歸根究底,是為了勸婦節!

想到這兒,張幼雙嘆了口氣。

她雖然救了孟屏兒、小玉仙、李三姐……但在她看不見的地方,在越縣這一個小小的縣城,仍有無數受苦的女人。

人力有限,她不可能救下每一個人。

要設立基金會嗎?號召大家來進行捐款?先不提有沒有士紳願意捐款,光是基金會幫扶的對象則有帶商榷了。

妓|女?

不,不可能,幫扶的對象是妓|女,這豈不是在呼籲廢娼,這些士紳斷無答應的道理。

那貧窮的女孩們?

如今又沒有女學,幫扶貧困的女孩最後無非是在“幫扶她背後的家庭”,沒有任何實質的好處落在女孩們身上。

歸根究底,不提高女性的地位,這簡直就是個無解的難題。

其實就“廢娼”這個問題,百年前,近代的有識之士們已經有過一輪討論了。

現代都無法根治的社會頑症,更遑論古代?

近代的有識之士認為,必須預先“謀婦女的經濟獨立”,要從“女子的教育入手,養成她獨立的能力”。

“要改正婦女的生活使他不當娼。必須在當娼以外去替他解決生活問題,不能直接拿廢娼來改正他的生活;因為他的生活根據和生活技能就只有當娟,廢娼就是廢止他們的生活。”

隱隱約約間,張幼雙好像覺得自己把握住了什麽,飛快翻出筆記本,提筆記錄了下來。

沒有女學,不代表她不能開辦女學!

如果能開辦女學,幫扶的對象是貧困的女學生,免除她們的束脩助她們入學念書……

寫完這一段,張幼雙輕輕地舒了口氣,又提筆寫下這段時間的總結和記錄。

她的小金庫這段時間以來縮水了不少,不過物質金錢方面雖然減少了,但精神生活上卻富足了不少。

對於這些收獲,張幼雙已經很滿意了。

和從前相比,在這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她似乎成長了許多。

至少看問題深入了不少。

想到自己之前在俞先生面前那番大言不慚,張幼雙微微一囧。

擱下筆,張幼雙忍不住翹起唇角,望向了窗外的夜色,黑白分明的眸子裏,星光熠熠。

如今,對於當初那個“大梁TOP1”的野望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又有了新的奮鬥目標!

有了這新的,拆分過後的奮鬥目標之後,張幼雙就把精力全都投注在了縣試和排戲上面。

五個月後。

伴隨著天氣越來越冷,縣試報名的日子也終於到來了。

其實對於縣試,張幼雙倒不是特別擔心,這只是一個小目標罷了。

張幼雙的目標說起來實在是有點兒張狂了。

她的目標是,讓明道齋應試的學生全都考上!把貓貓培養成狀元,幫孟敬仲考上舉人!

只有如此,她才能在越縣揚名!

想到這兒,張幼雙不由肅然,因為只有如此,她才有足夠的名望去開辦女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