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北伐戰記(第2/4頁)

當初被方靖遠從燕京救回來的那些娘子們開辦的商行,如今已成為江南最大的女商,壟斷了七成以上的布料和衣飾產出,就連宮中都用了不少她們的貢品,哪怕是已經年過半百的婦人,如今走出去依然風姿卓然,絲毫沒有經受磨難後的自卑和懦弱,就算不再依靠任何人,她們都能活得比一般男人更自在快意。

趙昚也知道方靖遠曾經給過她們一些染料和布料的方子,可同樣的方子,在不同的人手裏,發揮出的作用是截然不同的。在方靖遠手裏就是試驗品,換一個人敝帚自珍或許就是傳家寶,而在盧氏她們手中,卻成了千百個弱女子得以自立的生計基礎。

當時他還問過方靖遠,有這些東西,為何不自己發財?就算大宋有規定官員不得經商,與民爭利,可大多數朝臣都有家人經商或是在一些商行拿著份子錢,官家對此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他們還肯老實交稅,不做些欺行霸市的事,趙昚倒是樂見其成。

畢竟,肯老老實實做生意賺錢,總好過貪贓枉法收受賄賂,壞了朝堂綱紀和影響到國庫收入。

方靖遠卻說自己沒經商的天賦,大宋會做生意的人太多,那些商人的營銷手段層出不窮,從酒樓商鋪的各種彩樓裝飾到輪盤抽獎促銷,說學逗唱一應俱全,他可沒那本事,能拿出些方子來,交給那些有這方面天賦的人,他只收點份子錢做專利費,不比什麽都省心?

也真是因為他對錢財這種視若無物的態度,讓趙昚頗有些羨慕,也比較安心。一個沉迷於發明創造,玩物喪志的探花郎,哪怕有滿城名門閨秀的瘋狂追求,也不曾為了權勢而聯姻,對他來說,真正是既好用又毫無威脅感的最佳臣子。

更妙的是,方靖遠是個孑然一身的孤臣,不結黨,不營私,能偷出空來最大的樂趣是宅家裏吃吃喝喝看書和擺弄他那些奇奇怪怪的實驗品,對他對大宋有百利而無一害,讓趙昚格外放心。

直到,他答應了嶽璃以戰功換來的賜婚。

趙昚嘆了口氣,這兩天不停地有人上書,京東路轉運使和兵馬指揮使,絕不可握於一人手中,方靖遠和嶽璃是既為夫妻,便是一體,如今他們二人掌握了北方的絕大多數兵權,若有二心,則隨時會導致剛剛收復的半壁江山再次分裂。

那些大臣,真以為三人成虎,這般說說,他就會信了他們?他們根本不知道,方靖遠的奏折裏,不光講述了他在江北一步步經營海州,收復山東的事,還講了那些海商出海,發現了許多海外大大小小的國家,有的尚在茹毛飲血的莽荒時代,可有的已經有了自己的文明和國度,甚至不亞於大宋和金國。

世界之大,並非只有江南江北這點地方,方靖遠想要去看看,他也一樣想,只是他們現在都有各自的責任,甩不脫離不開,只能承擔起這份責任,盡心盡力地做好自己的事,那些大臣們居然還在疑心方靖遠的忠誠,讓趙昚都不覺好笑。

若非國難當頭,方靖遠只怕更向往的是那種“閑雲野鶴”般遨遊四海的逍遙生活,而非如今這樣汲汲營營地忙於政務,讓他連偷閑的功夫都沒了。

“且記下這些彈劾方卿的人名,查查他們想幹什麽。”趙昚感嘆完畢,還是將正事交給了範成大,朝中幾位相公裏,就屬這位最為務實,和陸遊方靖遠交好,不至於拖他們的後腿,交給他去辦,趙昚方能安心,“眼下京東軍在一心進攻燕京,大宋中興復國就在眼前,這些人居然還在雞蛋裏挑骨頭,想要彈劾方元澤,到底是何居心?若不殺一儆百,怕是難以對北伐諸將士交代。”

“微臣明白,微臣必當竭盡所能,徹查此事,給官家和北伐將士一個交代。”

範成大心下一凜,一開始只當皇帝是維護方靖遠,可聽到最後,立刻明白,這次絕非只是嘴上呵斥,下旨斥責便可以了結,一句“殺一儆百”,就是要動真格的了,若非如此,這些人仗著“聞風奏事”的特權,沒完沒了地給北伐將帥頭上扣黑鍋潑臟水的,稍有不慎真的被抓到什麽把柄,就會影響到整個北伐大局。

趙昚點點頭,接著說道:“陸務觀的《大宋朝聞報》最近連載的《北伐戰記》寫的很好,以後若是集結成書,記得給朕送一本來。”

“遵旨!”範成大還以為他對此有所異議,沒想到居然是追文還要求完本,當即松了口氣,一出宮,便去找了陸遊告知此事。

陸遊聞言大喜,說道:“想不到官家也在追連載啊,我正好去跟章玉郎說一聲,這小子最近老是拖稿,還成天跟我說想去濟南府親自采訪前線將士,我還想去呢……咦,老範,你是不是可以順便幫忙給官家代為求個情,這次北上勞軍之事,交給我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