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格物致知(第4/6頁)

方靖遠眨眨眼,說道:“朱兄可知物理之道?”

朱熹一怔:“可是格物之理?”

方靖遠正色道:“其意相近,尚有不及。物理,是研究事物的常理,正如風雲雷電,水漲船高,行車舉重……旁人只見其物,不明其理,這《物理學》就是研究事物內涵之理,究其因,循其果,便可借力打力,借世間萬物為己用。”

朱熹不由倒吸一口冷氣,上下打量他一番,見他神色從容,不似那等招搖撞騙的術士,仍是心存疑竇地問道:“照你這麽說,難道這風雲雷電,你也可以借來一用?”

“這有何難?”方靖遠傲然說道:“朱兄乘船自江南而來,所乘之船,揚帆起航,能逆流而上者,除了借助人力之外,更需借助風力。更不用說當初三國赤壁,孫劉借東風之便火燒曹軍,這便是人知風理而借風勢。”

“有道理,”朱熹點點頭,若有所思,“那船行江河,亦借助水勢,是因為知水運而借勢?”

方靖遠點頭說道:“不僅如此,朱兄有空還可以去看看海州的工坊,那邊有水力磨坊和水力紡織機,可以借助水流推動磨盤,磨面磨粉,紡紗紡線,日夜不停,遠勝於人力和畜力。”

“原來如此,我曾聽說用以水車借水勢推動,澆灌田地,卻沒想到還可以借勢推動磨盤和什麽紡織機?”朱熹聞言大為贊嘆,“想不到海州竟有如此之多的新奇事物,倒要請方使君著人帶我好生看看。”

方靖遠笑道:“眼下因為很多基礎技術還跟不上,所以利用的不夠徹底。我們在雲台書院開設的工學院,亦分為初中高三舍,初級班學習基礎物理和工學技術,可以為匠人謀求生計,養家活口。中級班則可以設計改進機械器物,提高生產力,亦可為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如木牛流馬,運用於農耕和運輸之中,便可節省不少人力,而戰車弩車炮車等,則可以抵禦外敵,克敵制勝,為國之利器。”

“中級班便可有此等技術,那高級班呢?”

“高級班便如朱兄這般,研究物之真理,從中探求萬物本質,唯有解,才能掌握,趨利避害,使其為我所用,創造出更多的價值。”

方靖遠雙目炯炯有神地望著朱熹,“不知朱兄可否有興趣一同研究其中真理?正如宇宙洪荒,天地萬物,從何而來,又往何去,人生百年,如白駒過隙,若能探索其中奧妙,何其樂哉?”

朱熹望著他,半響不語,再看看窗外的夜空,正好有一枚流星劃過天際,仿佛在夜空撕開的一條縫,透過那條縫隙,可以窺見更加深遠的天空,那是眼下的人類窮其一生也無法到達的地方,可人力雖不能達,思想卻無遠弗屆。

“你是故意的。”

“方使君,你明知我此行來意,想要勸誡海州學子以科舉為重,想要雲台學院以聖人大義為先。你故意讓人帶我來觀星,讓我看到你所謂的地球儀,還有這些機巧之物,就是想讓我認同你的觀點,認同雲台書院的方向。”

方靖遠點點頭,既然被拆穿了,他也毫不掩飾地承認,“海州如今萬事剛剛起步,正是從一片白紙上,我畫出了新的雲台,可若是朱兄將他們‘掰正’到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那我先前所做的一切便前功盡棄。”

“我希望雲台書院並不僅僅存在於海州,而是能夠推廣的大宋的每一個州縣,讓所有人都有機會讀書,學習,按照自己的特長來找到自己的方向。”

“也希望朱兄這樣的有才有志之士,能夠多看一看這些所謂的奇技淫巧,能給我們大宋帶來什麽樣的變化。唯有如此,大宋復興方才有人、有物、有方向,才能光復故土,重現漢唐盛世之況。”

朱熹似乎也被他描繪的前景和畫出的大餅所吸引,不禁感嘆道:“久仰方使君能言善辯,今日在下終於領教到了。”

方靖遠搖搖頭,十分誠懇地說道:“朱兄誤會,我這不是花言巧語地辯解和欺騙,而是切切實實在做的事。朱兄若是不信,這幾日可以隨我在書院各處轉一轉,看看我們書院的學子到底都學什麽,做什麽。想必屆時無需我多言,朱兄便自有結論。”

他說得如此篤定,朱熹也只得點頭,說道:“那就有勞方使君費心。”

“客氣客氣!只要你願意留下跟我們一起研究物理,想看什麽都沒問題。”方靖遠笑眯眯地說道:“正好過幾日工學院和農學院聯合設計的水庫模型就要完成,朱兄也可以跟著看看,如何利用水庫來解決旱澇災害的問題。若是這次模型成功,那麽等山東穩定後,便可以此為基礎,治理黃河水患……”

“果真?”朱熹大為驚訝,“黃河水患是百年難題,若是雲台書院的學子們可以解決這一難題,當真是功在千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