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錦繡營(第2/3頁)

這窗戶臨著的就是廣安街,能一眼看到的大門,應該就是剛剛提到的“老地方”,他們只需要等在這裏,等到一會兒散了局。

柳重明才不信他的話,卻也不在這上多費口舌,用下巴點點窗外,見曲沉舟點頭,知道這是個聰明人。

“昨天你說趁著我未入仕,攪一攪渾水,想怎麽個攪法?”

“世子,我活過來後,許多事變得與從前不同,我說說,你且聽著,如果哪裏有了偏差,煩請指出。”

“你說。”

曲沉舟摩挲著茶杯,細細回想著。

“如今朝中有三位王爺。唐皇後有子慕景昭,封寧王。寧王為人驕奢淫逸,耽於享樂,擔不得大事,若將來上位,極易被人左右。”

柳重明點頭認可。

寧王為虞帝唯一嫡子,而虞帝因為自己出身的問題,對嫡子非常看重。

唐皇後原本以為冊封太子一事十拿九穩,寧王受其母影響,也理所當然這樣認為,從小便放縱不教,養成了這麽個拿不出台面的脾氣。

如今任皇後怎麽催促打罵,寧王也如駑馬不肯多走一步,一起喝酒玩耍的時候,常對柳重明抱怨不停。

再怎樣,寧王也是嫡子,在三位王爺中最先封王,可據說封王當日,皇後發了好大一頓火氣。

“寧王的優勢在於,其一,他是嫡子,其二,後宮仍是皇後打理,其三,皇後的兄長任門下侍中,為人鋒芒畢露,連柳侯爺也常回避與其交鋒。”

柳重明很想為爹爭辯兩句。

他想說,爹其實只是不想去爭吵,並不是怕了誰,可想想他爹似乎始終寡言少語,跟誰也沒有爭取過什麽,自己如今爭這個也沒意思。

“然後是明妃,明妃有子慕景德,封齊王。明妃出身武將世家,齊王常在行伍中,缺點便是有野心卻不擅詭計權鬥,江行之也是看準這一點,才挑了齊王做盾。但齊王長處也在於此,皇上很容易掌控看透他,所以放心把南衙十六衛交給他。”

“南衙十六衛的平日統領權在薄言手裏。”柳重明糾正。

“薄言為副,齊王畢竟是南衙的正主,他是個一根筋的人,南衙在他手中,絕對不會做大逆不道之事。”

柳重明心中一跳:“大逆不道是指……”

“有些人掌兵是為國,有些人掌兵是助威,而有些人掌兵……”曲沉舟抿了一口茶水,冷笑一下:“是會造反的。”

他瞟了一眼柳重明,繼續說道:“明妃的娘家在兵部,若真論起來,白大將軍要出兵,還要指望他們給兵符呢。”

“之後是懷王,”他垂目看著茶杯,略停了停:“懷王是最後封王的一位,母妃是瑜妃。”

柳重明看著他的手指又微微蜷縮起來,並不往下說,幫他接口:“瑜妃溫柔賢淑,很得皇上寵愛。懷王本人也勤儉恭謹,做事可靠,在朝臣中口碑很好。”

“皇上在許多棘手的事上,常會指派給他。而且瑜妃的大哥在揚州任鹽鐵轉運使,二哥為禦史中丞,比起另外兩位並不遜色。”

“說起來,他們家掌著流向國庫最肥的差事,錢袋裏揣著的,比我只多不少。”

聽他說完懷王,曲沉舟停了良久才慢慢說:“在當下的情況,如果貴妃娘娘誕下皇子,雖說柳家根基更深,白大將軍手中有兵,白石巖又掌著北衙,可弱項卻在於——皇子的年齡太小。”

“這樣一來,你們四家也是勢均力敵,彼此掣肘,誰也無法一家獨大,這是皇上最願意見到的樣子。”

“所以……”

柳重明能想到“所以”後面的話——所以要在姐姐懷胎之前,先下手除去幾個。

“沉舟,你是不是漏了一個?”

“誰?”

“七殿下。去年年初,齊王搞了個昏招,皇上差點就給殿下封王了,最後不知道被誰在背後攪和了,但皇上既起了這個心思,以後的事誰知道呢。”

“景臣麽……”曲沉舟笑笑:“有些事會變,但人是不會變的,景臣不會對世子有什麽威脅。”

景臣……

柳重明在心裏慢慢重復這兩個字,雖然自己小時候也常這樣叫七殿下,可從曲沉舟嘴裏叫出來,他總是有哪裏不太舒服。

這麽親昵……難不成真是個皇子?

這念頭在腦中一閃而過,口中問的卻是:“齊王麽?”

在三位王爺中,若說撿軟柿子捏,相較而言便是這位齊王了,見曲沉舟點點頭,他又問:“齊王若沒了,南衙會交給誰?薄言?”

“還不知道,今後的事總要走一步看一步,”曲沉舟看他一眼,潑了瓢冷水:“世子就不要指望落在白家或柳家了,皇上不會這麽做的。”

柳重明訕訕,想起來過年時同白石巖說起的問題,忽然問:“你知道裴都統嗎?據說他當年就同時掌著南北衙和錦繡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