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二更]616(第3/3頁)

與其說是他給了李不厭一個機會,倒不如說那個時候他身邊可信任的人太少,需要李不厭給他撐場子。

而李家這些年來一直感激他救了李息不至於慘遭宮刑,無論他有什麽要求都盡量滿足,而且無論在什麽地方都十分維護劉談。

沖著這一點,劉談覺得幹脆廣陽郡的鹽場交給李息好了。

反正李康成也是李家的,如果他們兩家達成合作,倒也不必擔心距離太遠。

不過他很了解李息,他若是直接給,李息肯定不敢要,事關鹽鐵,一般人都不敢沾手。

所以劉談所謂的給李息鹽場其實也是給他分紅,也並不是將鹽場給他。

他還等著找個合適的機會提議將鹽鐵官營呢。

這兩樣東西必須攥在朝廷手裏才能讓人安心,而他之所以一直沒敢提是因為當利長公主。

當利那邊最重要的就是產鹽,大部分的賦稅也是來自於鹽,當利長公主的錢都因此而來,若是將鹽業上交,那當利會由最上等的封地之一變成平庸,甚至還不怎麽樣的封地。

劉談坑誰也不敢坑當利長公主啊,更何況他也不忍心,當利長公主在婚姻上面實在不順遂,雖然有個孩子,但是以公主對孩子的教育來看,這孩子將來不是第二個昭平君就謝天謝地了,指望不上,只能讓公主自己多攢點錢傍身。

這一瞬間劉談想了很多,而竇思博這個直腸子卻只想到以後百姓在買鹽這方面能夠便宜很多了。

竇思博問道:“殿下,臣能將這個消息放出去嗎?”

劉談看了看手裏的文書說道:“放出去吧,對了,在城中最繁華的地方給我準備一間鋪子,用來賣鹽。”他轉頭對衛登說道:“派人先送一部分鹽過來,遼西郡那裏留一部分,讓遼西郡的郡守給我找一間鋪子,還有,大軍那裏也送去,這個不要錢。”

竇思博歡天喜地地就去了,衛登也立刻領命而去。

鹽這件事情,說實話,劉談都沒怎麽放在心上,他知道供給大軍需要消耗很多鹽,算下來都是錢,可這個錢他又不是花不起。

竇思博選擇張榜的方式將消息放了出去,一開始大家還不太相信這個消息。

說實話,燕國朝廷的公信力一直都不怎麽樣,有過很多次出爾反爾的事情,所以大家對朝廷的張榜一般都是將信將疑。

然而張榜過後沒幾天,大家就看到了從城外進來的運鹽車。

雖然那輛車是封閉的,但是一路過去隱隱能夠聞到鹽的味道,尤其是車後有水流下,那水都散發著海水的味道。

那一車車的鹽刺激了所有的人,也就是大家都看得出來押運鹽車的是北境王麾下精銳團,傳說中匈奴人都打不過的精銳團,所以大家才不敢一哄而上,但就算是這樣眼睛也都紅了。

他們不是想要劫財,而是真的缺鹽吃。

鹽運到之後,緊接著劉談的鹽鋪就開張了,正如之前說的一樣,劉談直接將燕國的鹽價跟北境國等同的價格。

這個價格幾乎是之前燕國普遍鹽價的五分之一。

在鹽鋪開售的當天,大家一開始還不太相信,等有人真的進去買到了之後,頓時大家都跟瘋了一樣的進去搶購,仿佛鹽不要錢一樣。

管理鹽鋪的老板是劉談從北境國臨時調過來的熟手,第一天他看這個架勢就果斷進宮去見了劉談。

一見到劉談,管事就直接跪在地上說道:“殿下,殿下您快想想辦法吧,那些百姓買鹽都十幾斤十幾斤的買,這樣下去,這些鹽都不夠賣兩天的啊,而且人太多了,臣擔心鋪子會被擠塌。”

劉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