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4/5頁)

紀輕舟知道李湛或許不在意這些,可他在意。

他不想讓李湛背負這些東西,不願意……也不舍得。

“陛下,王爺。”紀輕舟突然從小皇帝身後走出來,而後跪在地上朝兩人磕了個頭。

眾人都一怔,目光紛紛看向紀輕舟。

“如今案子已經水落石出,那麽我紀家的罪責是不是便可免了?”紀輕舟開口問道。

李湛怔怔看著紀輕舟沒有說話,倒是一旁的刑部尚書開口道:“依著律例,是這樣的,自今日起紀小公子便不必再在宮中為奴了。”

紀輕舟聞言又朝小皇帝和李湛磕了個頭,然後轉身朝刑部尚書躬身行了個禮。

隨後他當著眾人的面,脫去了身上的蟒袍,只剩一身雪白的中衣穿在身上。

李湛立在殿中望著一身白衣的少年,頓時意識到了少年要做什麽。

少年知道他要做的事情,不想他背負“不臣”的罪名,所以要代替他去尋根究底!

與此同時眾人目光齊齊落在紀輕舟身上,便見少年轉過身朝眾臣施了個禮,開口道:“諸位都是先父的同僚,今日既然重審舊案,但周統領和二殿下都不在場,我便鬥膽代表先父朝諸位以及陛下和王爺討一個公道。”

紀輕舟話音一落,殿內頓時便炸了鍋一般。

他們先前還在擔心李湛會揪著不放,沒想到按下了葫蘆起了瓢,這紀小公子竟有如此大的膽子,要在此時尋根究底!

“這件案子害得周統領滿門被斬,二殿下被圈禁皇陵,我紀家更是家破人亡。今日既然證實當時作為證據的信件皆是偽造,指控的罪名根本就是莫須有,那麽總該有人為這冤案負責吧?”紀輕舟不卑不亢地立在殿中,質問道:“當年負責審理此案的是刑部還是大理寺?下令定罪的是誰?行刑的又是誰?”

紀輕舟聲音不算洪亮,但落在眾臣耳中,那效果卻如悶雷炸響一般。

李湛看著他,下意識便想上前阻止。

然而此時紀輕舟卻不經意將一只手放在了小腹上。

眾人不知紀輕舟有孕一事,此時透過他身上寬大的中衣也看不出什麽異樣,可李湛卻知道他那動作多半是在安撫腹中的胎動。

那一刻,李湛心中一動,頓時便明白了少年這舉動。

就像他想不顧一切去為了少年討回這個公道一般,對方此舉何嘗不是顧不一切的想要保全他?

那一刻,李湛心中突然生出了幾分滿足感。

不管少年這舉動是出於什麽,於他而言那意義無異於是“同生共死”一般。

“此案上到先帝,下到在場的每一個人,人人都有罪責。”李湛突然開口道。

李湛這話一出,殿內頓時又是一陣騷動。

可時隔須臾,李湛這話的立場卻截然不同了。

若是紀輕舟質問之前,他這話便等於是主動去“審判”先帝,可紀輕舟質問在先,他這話再說出來,便算是回答紀輕舟的質問,語境中“審判”的意味頓時便沒了,取而代之的是“自悔”。

“本王身為先帝的兄弟和臣子,既沒有盡到規勸之責,也沒有及時阻止冤案的發生,本王願意代替先帝自悔,並竭力彌補。”李湛開口道。

李湛話音一落,龍椅上的小皇帝突然開口道:“我和皇叔一起。”

小皇帝話音一落,滿朝文武皆驚,這還是他臨朝以來第一次在眾臣面前發表意見。而且他此時神態十分嚴肅,絲毫沒有從前每次上朝時那昏昏欲睡的模樣。

小皇帝這一表態,殿中的情勢驟然便不一樣了。

先是池州作為大理寺少卿,自領了“失察”之責;緊接著刑部尚書也跟著一起領了責……眾臣紛紛跪地跟著領責。

一切就像一個輪回一樣,他們昔日的怯懦和躲閃,今日一概都還了回來。

哪怕先帝已經不在了,甚至周楚和紀太傅也已經不在人世,可很多事情卻不會輕易過去。

紀輕舟看著百官,只覺十分諷刺。

當年為著不敢惹怒先帝,除了李湛之外沒有一個人敢出來說話,如今又因著李湛和小皇帝,他們紛紛出來領責。

紀輕舟可以理解,在皇權之下並非人人都有置生死於不顧的勇氣,哪怕換做是他,也未必能做得更好。他只是覺得這一切有點可笑,那個時刻他才徹底理解了李湛為什麽從來沒想過要做皇帝。

哪怕擁有了第二次人生,手裏握著一堆籌碼,李湛也從來沒有肖想過那把龍椅。

因為這一切,對李湛真的沒什麽吸引力。

紀輕舟甚至有點慶幸,幸虧李湛不想當皇帝,不然他非得連夜逃跑不可……

下了朝後,紀輕舟與李湛立在金鑾殿門口看天,兩人沉默著誰也不說話,卻仿佛都知道對方心裏在想什麽。

案子終於結束了,可兩人心中都沒有暢快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