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關總的嗅覺與委屈(第2/4頁)

就好像方年偶爾說過的話那樣:這世界上總會有懶狗,為什麽不能是自己。

方年在說這個話時,手上的資本就已經領先了全世界95%以上的人。

而這些創業者則完全不具備這個資本。

比如,這跟白粥以博士的身份搞課題研究有本質上的區別,在接管前沿生態項目後,白粥不可避免的陷入了一定的誤區。

尤其是目標受眾覆蓋了本科→研究生→博士、畢業生等這一系列年輕人,所以白粥的心態更是有一些誤區。

並不是方年現在才發現,而是方年認為,實踐是有效的。

最起碼整體上來說,大方向的體系是已經被建立起來了。

也就是沒能如願產生良好的生態循環效果。

但這需要時間。

“……”

最後是譚柳,譚柳是主管前沿集團的人力資源事務,經過了充分的調查和記錄、梳理,5月份才開始從小處著手。

“人力資源上事情,說簡單也簡單,說復雜也復雜。”

“簡單是因為打工人的想法最重要的有兩點,一是多發工資,一是不上班。”

“復雜也是這兩點。”

“把握好裏面的平衡,我看你有點過於小心翼翼了。”

說著,方年望向谷雨、溫葉:“前沿的體系沒那麽脆弱,我們效仿是最能經得起考驗的體制;

我讓你們去復旦管理學院是去吸收一些有效理論,不要拿來主義,更不要隨便摻雜一些其它公司的經驗,商業公司與商業公司也是不一樣的;

西方工商業的舶來品也不是金科玉律,頂多能起個參照作用。”

“最後,我再強調一句,我不希望在前沿看到一些陋習。”

“現在國內是有一些公司看起來不錯,搞得像是有聲有色的,但他們都有一個通病,不會平衡利益誘惑與人文之間的點;

有些陋習被堂而皇之的冠以潛規則的名義,像是什麽請個假崗位沒了,懷孕排隊,結婚集體,搞什麽諢號這個那個的……多少沾點西方資本家血統。”

最後,方年認真道:“前沿是中國的公司,享受的是中國崛起的紅利。”

“別產品上始終走在人文和科技的十字路口,公司內部就搞利益至上,壓榨法則,沒必要;公司做大了,錢是掙不完的。”

方年經常自嘲的講說自己是資本家。

但比那些嘴上說著雞湯的大老板來說,他可太不資本家了。

在思想深度上就不在一個層次。

方年始終清楚,自己能有今天的根本來源於什麽。

就算是當康系,也不過是方年的一個工具,他甚至都沒參與創立。

前沿與當康在創立目的上就不一樣。

一個奔著合理掙錢,一個奔著理想。

所以當康上面有個母公司,注冊在開曼群島。

而前沿沒有,無論是總公司還是那一溜子公司,都只在中國注冊。

最後……

恰好臨近三季度末,方年也問了嘴營收情況。

出乎意料的好。

已經超過了去年的營收,截至目前的三季度未經最終核算的營收是760多億。

在被全面針對還有這樣的成績,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不過相應的支出也遠超以往。

去年全年支持才673億,今年至今的支出是1024億。

倒也有不少成果,起碼白澤半導體的一二期幾乎全部產線進入試投產階段,三四期開始了基建計劃。

另一個相關消息是:

蘋果的iPhone5S十分難產,原先早被曝光的諜照全部不作數,原定於北京時間9月10號的發布會已經延期了近二十天。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1品牌的‘°’概念機過於領先,以至於蘋果不得不調整戰略。

如果說去年的小米M2還只是一點點領先,那麽今年的°是在整機工業設計理念上一定程度上顛覆了現有的智能機體系。

愈是深入研究,全球的手機廠商就愈是明白,這是在沒有更進一步的基礎科技超級大跨越前提下的未來方向。

而相應的是,1手機的銷量堪稱逆天級,通過跟運營商的有限合作,借用它們的渠道下沉到農村,銷量已經過5000萬了,貢獻了不少營收。

利潤吧……怎麽說呢,也不能說沒有,就是很少,總共還不到預定的9元,只有3億多。

那可是兩百多億的營收啊,差不多接近1%的利潤了……

至於其它相關消息其實也很多。

像是英特爾、微軟、AMD、英偉達、ARM、蘋果、高通等一系列公司的聯合針對。

以及白頭鷹那死不悔改的各類名單。

甚至傳聞,奧老板有計劃編排出一個新的名義來專門針對前沿,不過都只是放風,最終還是沒有下文。

然而,這於前沿而言,已經不值得拿出來重點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