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第3/3頁)

要忠於自己的理想,就等於背叛組織。他被關在船艙裏好幾天,想了一路,想不出兩全的立場。

再說,招商局前景雖好,李鴻章手段霸道,一艘船還沒置呢,先掐死所有本土競爭對手。這種被人按頭欺負的窩囊事,他要是敢妥協,甚至配合,他自己都不會原諒自己。

他忽然說:“阿妹,如果我……我要做些別人反對的事,你會怪我嗎?”

林玉嬋笑了,掙開他,去艙裏換了幹衣。

“忘了告訴你,”她輕快地說,“你失蹤的時候,我們這群臭皮匠也先斬後奏,做了點事……”

------------------

李鴻章被眾官簇擁著,接風洗塵,設宴飲酒,又張羅請戲班子,袖子裏不免又多了不少大大小小的銀封。“雷厲風行突擊檢查”的計劃完全擱置。

不過,也在意料之中。做官嘛,人情往來,怎麽能省。

第二天,巡捕房派人送來查抄義興的贓物:兩千兩現銀和匯票莊票,一櫃子各種文件手冊,船已都鎖在碼頭裏了,由於船工群情激奮,還未敢上船檢查;還有幾本邊緣燒焦、看不懂的賬冊,內容顛三倒四,不知是哪個小兒信筆塗鴉的練習本。

李鴻章吩咐拿銀子謝了來人,黑下臉,翻了翻那些“賬冊”。

這船行果然有鬼。不然,哪個商鋪記賬還用密碼符號?

正琢磨其中機竅,忽然,盛宣懷一臉緊張,闖了進來。

“大人,電報……”

滬港電纜是今年新鋪的。然而李鴻章對“電報”這東西已不陌生。洋人已經跟他軟磨硬泡了好幾年,要求架電線、辦電報公司,美好前景說得天花亂墜。作為封疆大吏,李鴻章哪能讓洋人主導驛信傳遞。每次都拒絕沒商量。

不過這不妨礙他勇於嘗鮮,最大限度地利用這條泡在海裏的洋人電纜。

“香港來的?”李鴻章接過,“何事?”

翻開電文,他劇烈咳嗽一聲。

輪船招商局在香港新設立的分局,剛剛選好址,雇好人,租好了船塢貨倉——被人砸了!

就在兩個時辰以前。

告急電報裏字字血淚。說港英當局不買大清的面子,怠慢華人商業,一天了還沒派警察來。他們只能自雇偵探,查出很可能是當地“三合會”所為。下屬們勢單力孤,沒法跟本地黑惡勢力相抗,只能忍氣吞聲。

重建花錢。香港分局請求延期開張一個月,並增加撥款若幹。如果李大人能遊說港英政府,幫他們討個公道,嚴懲肇事者,那再好不過。

“一群蠢貨!”李鴻章將電文摔在腳下,“不是讓他們夾著尾巴做人,跟當地三教九流都搞好關系嗎!這是經商,又不是開衙門!誰讓他們搞衙門那一套!”

江南制造局眾官侍立,臉色紅白不定,都覺得李大人是在指桑罵槐。

直隸總督的臨時公館布置得精美異常,多寶閣裏擺的全是頂級洋貨——精致的鐘表、八音盒、鑲嵌巨大的南洋珍珠的擺件。對面則掛著傳統字畫條幅,看落款都是大人物。

這些倉促間堆砌的潑天富貴,此時看來,全程了莫大諷刺。

李鴻章凝思片刻,忽然又起念。這個“三合會”,聽著有點耳熟。

他手下幕僚一堆,召來一問,果然有消息靈通的給解了惑,說是一夥窩藏在香港的反清賊人,這幾年接納了不少漏網的長毛逆匪,偶爾還客串海盜,專劫大清的船。朝廷屢次要求港英當局重視,但直到現在,一個人都沒引渡回來。

李鴻章又窩了火。袖子裏那些銀封也讓他高興不起來了。

四海之內皆兄弟,天下匪幫是一家。這些賊人跟他的輪船招商局耗上了!

“把船上那個人帶過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