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第2/4頁)

她想了想,問:“紗廠有幾個車間?分幾個小組?”

女工們告訴她,有三個車間,平時兩班倒,一共六班。各有一個班長,都是年紀較大的熟練工。

林玉嬋請來六個班長。其中招娣、景姑是林玉嬋的熟人。另外四人不認識。

“六位,有信心領導這次的鬥爭嗎?”

三人立刻點頭。另外三人猶豫,推脫自己沒主意,聽林夫人的就行。要當牽頭的就算了。

林玉嬋立刻命令她們推薦另外三人,作為領導罷工鬥爭的小組長,由各班女工投票通過。

這一招真新鮮。女工們立刻分頭紮堆,不一刻,推出三個古道熱腸的大姐。

林玉嬋確認一句:“服不服這幾個小組長?”

要組織群眾運動,首先就要統一思想,不能有人拉後腿。

女工七嘴八舌笑:“服,當然服!上次監工要整我,就是桂姐幫忙說的情,她說什麽我都聽!”

所謂草莽中出英雄。即便是受盡壓迫的文盲,其中也有天生的領導。

方才大家又都已經盟誓,集體主義空前高漲,幾個小組長人氣滿格。

林玉嬋記了六個小組長的名字和籍貫,又看看百余女工們活力滿滿的面孔,全身好似被注入格外的力量,在地平線上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呸。成功的希望就在遠方。不在地平線。

她再帶著姐妹們喊了幾句口號,低頭看會議提綱:“多謝!待會大家拿了小米可以走,下周日再聚,依然有小米拿。六位小組長留下,我們再細談。”

…………………………

第一次群眾會議圓滿結束。林玉嬋取手帕擦汗。

面前多了一盞涼茶。林玉嬋閉眼一飲而盡,幹渴的嗓子總算潤澤。

一滴茶水順著她的嘴角滑落到下巴。她伸手抹去。

蘇敏官定定地看她,覺得這個姑娘真是每日都在變化,每天都能發現她新的美。

“值得嗎?”他忽然問。

林玉嬋許久回神,對上一雙探究而深邃的眼眸。

她自省。管這些閑事,值得嗎?

她知道自己資質有限。也許她永遠做不了那些歷史書上如雷貫耳的偉人,牽不起全中國的窮苦大眾。這些紗廠女工都是底層得不能再底層的、默默無聞的“四萬萬民眾”的一部分。就算這次幫了她們,就算幫她們一輩子,這裏面也出不了秋瑾、呂碧城、宋慶齡、何香凝……

她們在歷史上注定是無名的、聾啞的。華夏大地那的命定的苦難,不會因她們的境遇改善,而縮短那麽一分一秒。

但是……畢竟是活生生的人,因她而改變。只要想到這些,她就頭皮發麻,充滿幹勁。

這是她的性格,也許同時是弱點。

林玉嬋忽然眼眶微濕,用力握住蘇敏官伸來的一只手。

“我也有一個問題想問你,”她輕聲說,“當時你把我從死人堆裏拎出來,見我沒死,嚇得不行,卻沒把我就地扔掉,還是繞路送去了教堂——你想過風險和收益嗎?”

蘇敏官眼睫一顫,笑了。

“我定是被日頭曬傻了。”

盡管已下決心和這個荒誕的世界切割,盡管自認冷漠無□□事計較,但有些東西還是藏在心底,萬般苦難洗滌它不掉,那是生而為人的本能天性。

她給也斟一盞涼茶,含笑看著他。

“如果是別人問我原因,首先,”林玉嬋冠冕堂皇地說,“紅姑被他們誤傷,這口氣我咽不下。第二,博雅旗下也有茶廠繅絲廠,工人福利都還不錯。如果其他工廠繼續壓榨工人,無限制降低成本,勢必在競爭中對我不利。要是全上海的工廠都能對工人寬松一點,我的用工成本也不至於被別人狠狠比下去。”

蘇敏官不言語,明顯覺得她這兩條都沒什麽說服力。

“第三,我的錢夠用了。”林玉嬋不假思索道,“我花時間賺錢,就是為了有一天可以不為賺錢而虛度時光。可以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

“譬如,搶我天地會的生意?”

林玉嬋一怔。

蘇敏官笑起來,眼神朝外指一指。

“洪門在湘軍裏有不少兄弟,討薪討餉很有經驗,但充其量也不過是各種鬧事而已。今日你這一席話,可比他們高明多啦……哪兒學的?”

他說得輕描淡寫,故意做出“有好東西不告訴我”的口氣,其實心裏舒坦極了。認識她越久,這姑娘越能讓他刮目相看,帶來各種驚喜的新鮮玩意兒。

林玉嬋嘆口氣,故作懊喪:“我要是能學就好了。歐洲那麽多工人運動,也沒人寫個介紹經驗的冊子。”

其實肯定有,只不過跟她無緣而已。林玉嬋想起數年以前,自己異想天開,趁著赫德要回英國省親,想請他帶一些馬克思的著作。當時不過是獵奇朝聖的心態,想看看這二十世紀席卷全球的偉大思潮,它的嬰兒狀態是什麽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