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第2/4頁)

《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順利簽訂。維克多·列文作為中方顧問,圓滿完成任務,載譽歸來。

林玉嬋微微一笑,朝他招手。

這個新簽的條約,在茶館裏也聽人議論了幾句。大清簽的喪權辱國條約多如牛毛,這一條雖然也很“喪”,但林玉嬋用心回憶,似乎並沒有比平行歷史中的條約更離譜。維克多也許是良心發現,也許是膽子不夠,總之聽進了林玉嬋的警告,並沒有從中搞小動作。

大清國力如此,也不能奢求太多,別把整個西北都割出去就謝天謝地。

作為回報,維克多被聘為總理衙門長期顧問,也跟著赫德一同徙駐北京。他容光煥發,穿一身的貂,身邊多了一群神氣活現的隨從。

“以後咱們可就分居兩地了。”維克多十分不舍,裝腔作勢地抽抽噎噎,“林小姐,我會想念你的……”

“我也會。”林玉嬋真心實意地說,“尤其是在用蒸汽機制茶的時候。”

車夫和隨從在催著各位洋老爺上車。林玉嬋忽略維克多的熊抱請求,還是按□□慣,跟他握手。

然後笑盈盈問赫德:“La bise?”

這是何等幼稚的損人伎倆,赫德沒理她,跟她握了手。他可不想再被人拿槍指一次腦袋。

赫德招手,叫過一個隨從,取來個長長扁扁的盒子。

“這樣東西,你也見過。我既然遷到北京,就不太適合展示在我的辦公室了。林小姐,就當是臨別贈禮吧。”

林玉嬋打開盒子,看到一枚貴重的折扇。那上面墨汁淋漓,寫著七個字:

“師夷長技以制夷”。

這是當年籌辦同文館之時,文祥贈給赫德的。扇子上的口號在現在看來已經有些過時。大清朝廷上下已經摒棄了不切實際的“制夷”願望,改為跟列強通力合作,試圖“師夷長技以自強”。

“你在我這裏確實學到了不少東西。”赫德半開玩笑,告誡她,“我允許你將它們選擇性地用在我的同胞身上。不過,不許違法哦。”

林玉嬋收起扇子,抿嘴一笑。

她當然應該隆重道謝,但是心底一絲好勝的幼苗,還是倔強地伸展出了枝葉。

俗話說買定離手。她從海關學到的東西不少,以後怎麽用,他就管不著啦。

“對了,”林玉嬋忽然揚頭,興致勃勃地說,“既然你要回英國休假,我可不可以……”

“十盎司以內,拜托。求我帶手信的名單已經寫夠一個筆記本了。”

看來這世上不止她一個厚臉皮。她試探問:“有個人,現在應該居住在倫敦,如果他有著作……”

赫德問:“誰?”

林玉嬋深吸口氣:“卡爾·馬克思。”

重磅炸彈石沉大海。赫德搖搖頭,沒聽說過:“德國佬?”

“……如果他有著作,我想買一本。如果找不到……嗯,我要歐洲最新工業產品和發明目錄。”

----------------------------------------

眼看海關一群人浩浩蕩蕩的上車上船,林玉嬋心情復雜。

將近三年前,赫德從廣州調來上海,帶了一船原班人馬,不過二三十人。

今日再次遷徙,浩浩蕩蕩,前呼後擁,隊伍足有百來人。

他進步得那麽快。她呢?

轉念一想,她初來上海時光杆一個,如今手下長期工臨時工加上童工,也有那麽百十人。論倍數比赫德混得厲害多了。

阿Q一下,聊以自`慰。

蘇敏官懶得跟洋官寒暄,路邊找個攤子坐著。

林玉嬋笑眯眯湊過去,溫柔捅一捅他的胳膊。

蘇敏官瞥她一眼,故作不滿:“我以為你把我忘了。”

“赫大人邀請我去北京海關總署做事,每個月五百兩銀子薪水。”林玉嬋一本正經地說,“讓我婉拒了,因為我要陪你呀。”

蘇敏官爽朗一笑,不跟她計較這些。

“豆腐腦,鹹的。”他指指桌上一碗冒熱氣的小吃,挑釁道,“敢不敢?”

-------------------------------------

對林玉嬋這種思想開放包容四海的新世紀社會主義青年來說,鹹豆腐腦當然——

能勉強咽下去了!

滯留天津第三天,倆人終於有點放開了狀態,在房裏呆著就總想少兒不宜,於是一早就出門吃吃吃。天津有名的小吃基本逛了個遍——除了真·狗不理家的包子,還嘗了煎餅果子、炸糕、嘎巴菜、煎燜子、大梨糕、酸磨糕、豆哏兒糖、十八街麻花、還有糖堆兒——也就是糖葫蘆,言情小說之必備小吃,這時候終於也打了卡,兩人一人舉一串,一會兒甜得嘻嘻笑,一會兒酸得皺眉頭。

林玉嬋覺得自己身上的肉迅速長了回來,逛街走路也沒終於沒那麽乏力了。幾天下來聽戲聽曲兒聽相聲,又觀摩泥人張捏泥人兒,還看了場英式足球賽——足球運動剛剛傳到天津,球員們業余得很,林玉嬋覺得自己都能上場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