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第2/4頁)

“我家老爺如今也身處嫌疑,停了職,得先自保,不能明面上為您活動,否則更招惹嫌疑。只能先盡量照顧著,讓您別受太多皮肉之苦。您別灰心,來日方長,先把這個冬天熬過去再說……”

林玉嬋謝了老仆,不知該哭還是該笑。

大清衙門效率賽蝸牛。楊乃武與小白菜清清白白,照樣滾釘板,經受數年酷刑折磨,這才得以脫罪。

像她這樣無權無勢的孤女,一旦惹上官司,要想轉圜,時間大概就得以“年”記了。

老仆被人催著趕走了。她忽然想起什麽,起身追上。

“等等!”她喊,“能不能麻煩您……”

幾個官媒人把她架回去,陰陽怪氣地說:“想跑?美得你!”

砰的一聲,大門關上。把她和喧囂四九城隔絕成兩個世界。

---------------------------

一連數日,林玉嬋處在應激性的亢奮情緒中,幾乎睡不著覺,閉眼就是慈禧的金光閃閃護甲套。無數似是而非的對策在她眼前左沖右突,又一道道炸為土黃色的渣。

偶爾有幾個主事官員,進來登記一下林玉嬋的姓名籍貫案情之類。詢問的信息多有重疊,看來並不是一個部門的。

林玉嬋當然叫冤,他們就裝模作樣地恫嚇兩句,根本不聽她解釋。

大清官場效率如此。案情進展太快不行,須得日拱一卒,慢慢的來,才顯得刑部有事幹。

有兩次,來詢問的官差色迷迷地盯著她看,還想動手動腳。被官媒人使個眼色制止了。

林玉嬋想,大概是文祥幫她說了話。

但文祥也只能幫她到這了。她這案子要想柳暗花明,多半得把裕盛熬死再說。

除了接受聞訊,其余的時間也不能閑著。看守的婆子想讓她做女工,結果發現她手笨,別人做三件她做一件;想讓她洗衣服,又嫌她身量弱,最後找出幾個大筐,丟給她。

“糊燈籠會不會?一天五十件,做不完別吃飯!”

林玉嬋一看,筐裏都是竹條和精美的彩色花紙,紙上繪著爭奇鬥艷的“壽”字花紋。

她聽人說過,太後的萬壽典上,會都有幾千幾萬個燈籠擺成壽字造型,博她老人家一笑。

林玉嬋別無選擇,開始慢慢糊燈籠。

---------------------------

不知不覺睡著,走馬燈似的做噩夢,夢見自己成了豬仔館裏的囚犯。她千辛萬苦□□打洞逃出門,轉眼又回到了鴿子籠,手上依舊套著麻繩。最後她是累醒的,頭疼欲裂。

然後又陷入了第二個夢境,自己被關在一個類似齊府的後宅,外面是哭喪似的吹吹打打,天地改,星河換,墻外架起電線,駛過火車,她身上的秀美紗衣腐朽成片。

蘇敏官一身西裝,匆匆而來,隔著墻,朝她點點頭,又匆匆而去。

林玉嬋煩躁到極點,倏然睜眼,突然一拍床板,大聲喊:“我不信!”

床板應聲噴出一層灰,幾只臭蟲匆匆逃走。

她有著少年人的一腔意氣,她覺得古代雖險惡,自己至少比當代人多了兩個世紀的歷史沉澱。就算遇到深溝高坎,也能把這兩個世紀的前人經驗踩做高蹺,有驚無險地跨過去。

而仿佛一夜之間,她卻發現,一個人的能力終究是有限的。她陷在一個名叫“封建社會”的沼澤裏,汙濁粘膩的泥水翻湧而來,正慢慢浸過她的下巴。

外頭的官媒人咬著根銹跡斑斑的水煙筒,隔門喃喃罵人:“就你會出聲!讓不讓人消停了!”

林玉嬋高聲叫:“還有沒有被子?火盆也行。入秋天涼,行個方便。”

沒人回答。林玉嬋幹脆鉆出冰冷的被子,墻角找根掉進來的樹枝,慢慢清理床板上的蜘蛛網。

封建的鐵拳,再重再無情,也得想辦法拆招。

她機械地挑著一根根蛛絲,從頭復盤整個事故。

首先,隨奧爾黛西小姐上京為孤兒院請命。

孤兒院鬧時疫、民眾打砸、釀成危機——起因是天災,不是人為。她決心進京也不是被誰攛掇的。如果有人整她,不會是在這一步。

她把那幾天的行程拋出腦海。

然後,靠馮一侃幫忙,為文祥夫人解決家事,進而拜訪到文祥——這一步也很正常,全是她自己主觀能動,隨機應變采取的行動。沒有旁人幹涉。

贈送文祥的洋貨被太後看到,太後對贈禮之人感興趣,提出接見——從這一步起,事態脫離她的掌控。

一開始慈禧的態度很正常,逗她捧她,籍此表示自己對洋務事業的開放心態。

她回憶當時在圓明園,自己一次次超常發揮,還因著同為女性,讓慈禧借題發揮,談到了女子掌家的敏感話題……

如果她有什麽錯,那就是表現太好了。

讓慈禧跟她一唱一和,又是賜又是賞,有點刹不住車,以至於裕盛忍無可忍,從屏風後面走出來當面反駁太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