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第2/4頁)

簽約的時候那小嘴全程撇著,官老爺簽喪權辱國條約的時候都沒她這麽懊喪。

買船簽合約的時候也並不是很興奮。“名下擁有一艘輪船”的事實也讓她高興不起來。

誰讓她資本不夠呢?蘇老板絕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剝削人的機會。

她忍不住想,要是自己提前幾個月炒房致富,眼下身家百萬,蘇敏官的態度肯定截然不同,肯定搶著抱她大腿!

手下們大多過節放假,她獨自加班,跟他一起籌備。用了近一個月時間,把“眾籌買船,輸送情報”這一簡陋想法,改進完善,夯實基礎,添補枝葉,整理修剪,搞出一個光鮮亮麗、全面發展的“商會”雛形。

當然,合作歸合作,跟他一塊忙的時候她也帶著脾氣。做事認真,態度冷淡,無關的私事一律不談,蘇老板心猿意馬,欲一親芳澤,休想。

蘇敏官沒聽說過“冷戰”這個詞,一開始有點無措。但他自覺沒做虧心事,也不會拉下臉來違心認錯,於是也樂得六根清凈,連帶著做事效率都提升很多。

不過,在某次被她夾槍帶棒大開嘲諷以後,他還是有點受傷,輕聲提醒:“還有一個月。”

林玉嬋一下就心軟了,不好意思再冷著他。

於是,“冷戰”被維持在一個默契的限度裏,直到商會成型。

林玉嬋那臭臉漸漸擺不下去。商會掛牌前一日,她收工時,破天荒地跟蘇老板說了聲再會。

在籌備商會的過程中,她慢慢意識到,自己這些超越時代的野心,若沒有義興的龐大資源和關系網作支撐,單憑博雅自身,做不出來這般氣候。

其實復盤想想,義興商會的全部資產——除了蒸汽輪船她出錢,但她也得到了產權,並且這成本完全可以收回——其余的場地、人員、統籌、宣傳,都由蘇敏官攬過。第一批加盟會員,半數來自“同鄉會”網絡,來自義興過去一點一滴的積累。

她當初那個“生個娃跟他姓”的比喻其實不恰當。如果硬要類比,這娃其實大部分是蘇敏官生的。

除去那艘輪船,她只是貢獻了最初的想法和策劃,算是個“技術入股”。

而蘇老板出錢出力,屬於帶資進組,又包攬了許多臟活累活。他想要的補償,不過是“義興”的虛名而已。

她再捂著不給,那是雙輸。

籌備商會的這些日子,林玉嬋學到不少東西,再回頭看自己那青澀的企劃,漏洞一大把,若無義興的資源協助,就算能搞起點水花,那也多半只是一道水花而已,能維持多久,是個問題。

《國富論》中不是說了,不能盲目追求做“多面手”,要善於合作,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揚長避短,才能實現利益最大化。

在糾正了自己的思維局限性以後,林玉嬋也不扭捏,立刻決定單方面和好。

商會掛牌,外面還在舞獅放鞭炮,她悄悄把蘇老板請進後堂,打算道個謝。

“其實……其實我覺得……這麽多天下來……咱們合作得也挺好……”

東拉西扯半天,蘇敏官還沉浸在冷戰思維裏,板著臉,不買賬。

“林姑娘,白紙黑字的約都簽了,你再軟磨硬泡也沒用,我是不會……”

話說一半,林玉嬋懶得跟他掰扯,又不想一字字跟他分析自己的錯誤,幹脆直接把他按墻上了。

蘇敏官猝不及防,一開始沒弄明白她的意思,配合得不甚佳,她踮腳夠不著,以至於有點暴力。蘇敏官唇邊又是細細的一痛,發現這姑娘從第一次以來就沒長進。

還說要道謝。這是道謝嗎?這是整他!

分明是報他那“在商言商”的仇!

等他醒悟過來,下唇已多了一排小齒印。他無奈地笑起來,低頭接受蹂`躪,還悄悄往下出溜兩寸,讓她親得方便。

……

蘇敏官舔舐嘴唇,捧著那張讓他又愛又恨的小臉,欣賞她過分乖巧的神色,心滿意足,卻故意說:“我不信。你心裏肯定還是在罵我。”

林玉嬋冷笑。得便宜賣乖。

他既然主動找罵,她也不客氣,吹毛求疵地指出:“你明知合約是公平的,也不解釋,讓我自己白生氣,擺明了看我笑話。”

“很多事要等做了才知道。咱們這合約前無古人,公平與否,我也是憑感覺,列不出具體金額數字。”蘇敏官無奈道:“我就算解釋,你定然也只當我是巧言令色,給我白眼。”

“把我想那麽死心眼,我才不會。”

“不是死心眼,是真性情。”他眼中帶笑,“你肯將你的顧慮明明白白的亮給我,好過那些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只知道在別人身上占便宜的滑頭。”

林玉嬋:“喲,在說你自己呀?”

“天地良心,現在誰占誰便宜?”

她捶一下他胸口,側耳聽著外面的喧嘩客套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