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第3/4頁)

林玉嬋不動聲色問:“都有誰買你們的股票?”

“什麽人都有!膽子越大,回報越高!”張百萬笑著攤開另一本賬冊,數著裏面的客戶名單:“職員、買辦、郵差、傭仆、小老板、地方官,還有您這樣的闊太太……喏,你看,這位把總夫人,變賣了自己的頭面首飾,又管她老公要錢,湊足六百兩,在小的這裏買了十股——當初是六十兩一股——半年後拋出,她凈賺四百八十兩!……”

林玉嬋待要再看,張百萬顧忌客戶隱私,卻笑著合上了賬冊。

“太太不用看那些,”張百萬嬉皮笑臉,口袋裏摸出一沓厚紙:“您看這個,小的自己都在投資,全家的家當都押在這上面。等這次賺了錢,就回鄉修祠堂,揚眉吐氣……”

不僅拉別人投資,自己也在投,十九世紀的銷售員也夠拼的。

林玉嬋微笑:“我有個舅父,賣茶葉的,名諱叫王全。是他叫我來問的。我想知道他到底是真在你這賺了錢呢,還只是跟我們小輩吹牛。”

張百萬推銷心切,見她說得有鼻子有眼,也就不費心替客戶保守隱私,點頭說道:“那位廣東王老板呀,嘖嘖,確實是有遠見、有魄力的人。第一次來,就真金白銀地買了十五張一千兩,如今全部回本,還凈賺三成分紅,昨天剛捧回白花花銀子!——太太,您這舅父肯跟您透底兒,可是厚道人。不少在敝號投資股票的客戶,發了財,為了避免親戚朋友騷擾,都要拼命藏私,不告訴別人呢!”

當然,有一些細節,張百萬是不會跟她講的。譬如那個王老板,一開始是被黃老頭拉來的。王老板每買一張股票,黃老頭都會有相應傭金抽成。他們房產公司之所以能拉到這麽多華人客戶,黃老頭這樣的兼職掮客功不可沒。

當然,黃老頭得了傭金,張百萬發了薪水,而王全得到了高額利息回報——在張百萬看來,這是皆大歡喜的三贏結局,是洋人給自己送錢,一點也不昧良心。

林玉嬋點點頭,久久不語。

王全王掌櫃,還真是讓她刮目相看。

廣州地價一直很低,鴉片戰爭以來更是沒落。尋常小康人家,一年的積蓄就能買個大院子,完全沒有炒房的空間。

而王全來到上海,不知是自己察覺到,還是聽別人介紹過,總之立刻敏銳地意識到了地皮升值帶來的利潤,然後力排眾議,果斷出手……

林玉嬋知道,在這油膩討厭的王掌櫃身上,還有很多自己可學習的地方。

不過話說回來,若非徘徊在破產邊緣,王全大約也不會這麽孤注一擲,選擇用地產股票來快速致富。

因而歪打正著,走上了一條超越時代的炒房之路。

銷售員張百萬朝她諂笑:“太太,看您也是心思活絡的人。不如今日先買一張試試。小人的姓名住址都寫在這名片上,您隨時來查崗,我們絕不會做那坑蒙拐騙斷子絕孫的事……”

林玉嬋笑笑,禮貌推辭:“我還要和家裏人商量一下。”

---------------------------------

林玉嬋克制住了炒房暴富的誘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英聯房產公司”。

雖然還沒摸透這個行業,但現代那些荒誕離奇的社會新聞告訴她,高收益必然伴隨高風險。天上沒有胡亂掉錢的好事。

如今棉花也是高收益行業,可照樣不是有人傾家蕩產,林玉嬋自己也差點虧本?

她不能讓一時沖動主宰自己的決策。況且她現在也不急用錢。

忽然想到,義興近來擴張得快,蘇敏官大量購進倉儲貨棧等地產,應該也是看準了地價上漲的東風,果斷出手,順應潮流。

不過義興購地是剛需。和這房產公司銷售的、純為炒房牟利的股票,還是兩回事。

她想,等蘇敏官回來,請教一下大清土著對此的看法,再行動不遲。

林玉嬋把“英聯房產公司”的名片藏到抽屜底下,眼不見心為凈。然後專心忙另一件事。

---------------------------------

再過一個禮拜,有人敲響洋樓院門。

蘇敏官神采奕奕,換了新衫,修了面,進門丟下包裹,推她入花園,先討一個長長的吻。

洋樓裏還有員工和客戶,透過窗子就能看到外面。蘇敏官很縝密地選了棵枝繁葉茂的小葉紫薇,恰好擋住窗內人的視線。

越危險,越喜歡。

林玉嬋心臟咚咚跳,只能祈禱樓裏人別出門,感官反倒格外靈敏,下意識扳住他的肩膀,融化在小別相聚的氣息裏。

他的身上似乎還帶著長江上的水霧,雙唇微涼,手上有報關簽字時留下的墨香。

稀薄的日光透過藤葉,細細碎碎地映在他眼中。他閉了眼,那光線便徘徊在他眉毛下,給他的面孔鋪上一層淡淡的流光。

她一只手攏在他腦後,感受脖頸肌膚下蓬勃的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