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第4/4頁)

而她不一樣。她明明可以守著那點茶葉技術,一輩子吃喝不愁。

可她現在說起印度棉花來,那胸有成竹頭頭是道的樣子,好像印度就在她家後院似的!

蘇敏官心中莫名湧出不服之意,輕聲求教:“你怎麽會知道印度的棉花出口情況?”

見到一封簡略的信,立刻能推演出那麽多東西?

總不會全是海關那幾個月裏長的見識。要是海關那麽厲害,他也放下架子應聘去。

林玉嬋有點不解,順口說:“我、我就自然想到了啊。”

從小所受的教育,讓她習慣了以地球為單位來思考。不像大清的土著居民,盡管在努力開眼看世界,但許多時候,也要刻意調整心態,才能意識到國外有國,自己並非世界的中心。

“謝謝你。”她忽然仰頭,很真誠地對蘇敏官說,“花衣公所沒搞成功,但你陪著我跑了好幾趟。我囤棉花的時候,你沒像其他人一樣潑我冷水,或者給我瞎出主意……”

蘇敏官有些莫名其妙。這有什麽可謝的?

他懶得對別人指手畫腳而已。

但他嘴上說得很欠:“你虧光了也無妨,來給我做賬房嘛。”

林玉嬋那點感激之情一下子飛到外太空,追他捶了好幾拳。

義興的碼頭走到盡頭。林玉嬋忽然發現,此地支了個小小的新踏板,木樁上拴著一艘扁扁的手搖小船,船上掛著銅錢旗。一個白胡子船夫貓在船上,正在抽旱煙。

“這是做什麽呀?”她好奇問。

明顯不是運貨的船。是載人的。

那船夫倒聽見了,擡起頭,大聲笑道:“義渡!渡河不要錢!義興船行請客!姑娘是不是要渡……”

說到一半,才看到旁邊蘇敏官。那船夫連忙住嘴,呵呵笑兩聲,朝蘇敏官揮手。

“老板,小的沒偷懶!咱們這義渡剛開起來,名氣還不大哩!等過三兩月,大家都來免費過河,小的就沒這麽閑了!”

林玉嬋萬分驚訝,圍著蘇敏官轉半圈,故意上下打量他。

“喲,蘇老板,轉型了?開始做慈善了?”

蘇敏官冷笑一聲,大聲回那船夫:“知道名氣不大,還不沿河去宣傳宣傳?尤其是到那韋爾斯橋底下,截他的客人!讓他們收不成過橋費!”

那船夫大笑著答應,搖著槳離開。

林玉嬋這才恍然大悟。蘇敏官的形象高大光輝了一秒鐘,重新回到了那睚眥必報的奸商模樣。

他早就討厭韋爾斯橋的華人過橋費,也曾經做夢誇口,說等有錢了,要造個橋,跟韋爾斯橋分庭抗禮,讓那收過橋費的二鬼子徹底失業。

造橋暫時還沒這個實力,但撥一艘船,開設一個“義渡”點,分一分韋爾斯橋的客流,這個成本對如今的義興來說,只能算九牛一毛。

他也在慢慢實現自己的夢想啊。

“況且,”蘇敏官見她傻樂,微笑著低聲補充,“我有三年賭約在身,得讓義興盡快‘出圈’。記得麽?”

做個簡單的慈善,也很能攢口碑。

她點點頭,輕聲問:“進行得怎樣?”

下線發展得順利嗎?

蘇敏官聳肩,表示還算可以。

林玉嬋還待要說什麽,他忽然微微一笑,輕輕推她後背,把她推轉身。

“阿妹,對不住。明日露娜首航客運,我得去收拾行李,統籌安排,不能多留你。”

林玉嬋眼色一霎,依依不舍地說:“可是我還沒跟你講完正事。我這次在棉花上賺錢,還是有運氣的成分。若非收到容先生寄自錫蘭的信件,我也不會那麽有信心,頂住壓力囤棉花。而且各地港口棉花價格的波動還都掌握在洋商手裏。寧波港那邊的洋商活動情況,我已拜托常保羅的親家幫我打探。我懷疑各港口洋商有聯動。我想弄清楚他們到底是怎麽操作的。……”

蘇敏官聽她放鞭炮似的,一口氣搶著說了許多,眼角綻出無奈的笑意。

“誰讓你不早來。今日真沒時間啦。等我回來,再陪你琢磨這些,好不好?”

他語氣很是溫和,眼波柔軟,像身邊蘇州河流動的白浪。

他們做運輸的,以水為家,漂泊在中華大地的血管中,追逐著風,串聯起這片土地的無盡豐饒,搬運那些看得見、以及看不見的財富。但同時,風裏來雨裏去,拿自己的人身安全冒險,每次平安歸來,都覺得生活更加可愛可貴。

林玉嬋似乎這才想起他要走,有點失望,輕輕“嗯”了一聲。

蘇敏官不太滿意她這個態度。

他問:“你很舍得我走?”

林玉嬋忙道:“我沒有。”

“真的?”

她點頭。

“給點誠意。”

他說完,側首看她,眼裏帶點暗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