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第4/4頁)

盡管聽傳言道,這位小潘夫人那位英年早逝的丈夫剛調來上海沒幾個月,但府裏已經布置得五臟俱全,每個角落都不隨意。

林玉嬋上輩子參觀過一些園林,對此還不至於大驚小怪;郭氏已經完全變成劉姥姥,走兩步就是:“乖乖!這個得值多少銀子!”

花園內有八角亭,亭子外面圍了擋風的輕紗,裏面生了小火爐,依稀可見綽約人影。

兩個坐著的,閑閑在吃點心。幾個站著伺候的。

林玉嬋心中一喜。姐妹倆都在。

領路嬤嬤不出意料地介紹,說一位是自家夫人,另一位是夫人的姐姐,丈夫是京裏大官,囑咐林玉嬋和郭氏千萬不可失了禮數。

輕紗掀開,林玉嬋很規矩地行禮。

好在女人見女人,不需要什麽跪拜磕頭,別正眼愣看就可以了。

林玉嬋低著頭,微微撩起眼皮,只見兩位夫人年紀差頗大,一個年近不惑,另一個不到三十,皆梳著復雜發髻,臉上撲得極白,衣衫款式果然比她在當鋪裏見過的更嫵媚優雅。

姐妹倆氣質差很多,其中大潘夫人穿著牙色滾邊袍,滿月臉上笑盈盈;小潘夫人則是尖臉,愁眉不展,一身素縞,發間飾白玉。

也難怪,姐姐嫁的是如日中天的朝廷大員,妹妹喪夫喪子,失卻依靠,基本等於一生到頭。

林玉嬋還注意到,兩姐妹雖是漢女,但因隸屬漢軍旗,都沒纏足,兩雙繡花船鞋精美耀眼,能直接拿到百年後的“內聯升”做鎮店之寶。

林玉嬋忽然無來由的鼻子一酸:太久沒看到正常的漂亮鞋子,居然有點感動。

姐妹倆不知在說什麽往事,小潘夫人正抹眼淚。林玉嬋趕緊示意郭大姐將小翡倫抱過去。

小翡倫剛醒,正在試驗自己的舌頭嘴唇,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配合搖動的小手,兇殘輸出賣萌。

人類幼崽果然是解頤神器。尤其是,不用自己照顧的、別人家的幼崽。

小潘夫人轉悲為喜,把孩子接過去抱,不太熟練地逗弄。

一邊逗一邊嘆息:“這麽可愛的丫頭片子,誰舍得扔?真是造孽。”

說著眼淚又要滾出來。

大潘夫人寡言,此時也跟著嘆息,說了第一句話:“愚民不諳世事,以嫁女破財,因此生女多棄養——其實報應都在後頭,那溺丫頭的,此後也多半生不出小子。《閱微草堂筆記》裏不就有個故事,說那王知縣家從此夜夜嬰啼,一個小妾都懷不上了,可不是報應!”

馬大姐的情報果然不錯。大潘夫人真是個才女,引經據典一套一套的。旁邊丫環嬤嬤都跟著感嘆。

小潘夫人又詢問林玉嬋發現棄嬰的經過。

林玉嬋牢記自己今天的“劉姥姥”角色,把當日的茅廁驚魂輕松詼諧地講了一遍,去掉令人不快的細節,反而自嘲:“……後來還好有夫人贈的披風,我披著走了回去,那可真是狐假虎威,威風凜凜,路上還有人朝我蹲安呢!”

其實那披風也就是個下人工服,平平無奇;但拍馬屁又不要錢。

小潘夫人笑得花枝亂顫,又問:“後來呢?送到醫館去救了?”

逐漸入正題。林玉嬋實話答:“被我托那個洋尼姑,送到洋人辦的孤兒院去了……”

話音未落,兩姐妹臉上同時現出懼怕的神色。連帶旁邊丫環都低聲驚呼。

小潘夫人脫口道:“不是說洋人辦育嬰堂,都是取小孩心肺做藥引的麽!”

林玉嬋:“……”

縱為京中貴女,對洋人的某些認知,跟煙鬼林廣福也差不多。

她今天的任務,就是說服大潘夫人信任洋鬼子插手同文館。看來是任務艱巨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