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大明朝的家底

一個月之後,天啟十四年(1632)第一次國務會議召開之前。

“見過三位相公。”

“咦?廠公怎麽今天有閑暇來咱們內閣。”

“奉皇上口諭,來內閣通告一聲。”

這話一出口,溫體仁三人互相看了一眼,迅速的躬身道:“請皇上旨意。”

“皇上說,內閣前日交到司禮監的‘對印作戰計劃’完全不合朕的意思,請三位相公責成國防部和樞密院重做!”

“皇上還說,朕意,本次對印作戰,起碼動員三十萬陸軍,五萬海軍陸戰隊,三大艦隊出動兩支。財政部應該在今年為以上軍隊做好至少三千萬的預算,之後在五年內,每年做好不低於兩千萬的預算,並且做好戰事久拖不決導致的追加投入甚至貸款。”

“嘶~”老魏把這話轉述後,三位相爺再也忍不住了,便是一貫以身段柔軟著稱的溫體仁,也無法接受:“廠公,本官要面聖。”

“皇上早料到溫相有這麽一說,皇上說,請溫相在明日的國務會議上按照他的意思先做一個方案出來,然後帶著這個方案去面聖。”

“廠公,這……”

“哎呀,三位相公,咱家也只是奉旨傳話,你們有問題,咱家也回答不了啊。”

魏忠賢退走了,只留下三個臉色陰沉的相公面面相覷。

第二天的國務會議上,當主持會議的老溫把朱由棟的意思傳達後,參會眾臣一下子就鬧開了鍋。

把持財務的曹三喜當然是反應最強烈的,而即便是以親王之尊領一部尚書的朱由(木學)、朱由檢,也明確的表示了不滿。

國家這些年正是蒸蒸日上的好時候啊,這時候打什麽仗?那印度隔得那麽遠,這真要打起來,路上的損耗不知道多少。人家又沒招你惹你,又不在我大明臥榻之側,有什麽打的必要?

去年年末的時候,皇上說要打印度,眾臣心裏都是老大的不樂意,即便是掌樞密院的麻承詔,在制定計劃的時候,也有意識的做了一個動員十萬陸軍的‘小’計劃:在臣子們看來,出動十萬大軍,已經很給皇上面子了。

“諸位,諸位。”敲了敲法槌,安靜了會場後,溫體仁開口道:“各位同僚,那魏忠賢過來傳話的時候,本官當時也覺得很惱火。但事後想了一個晚上,覺得事情不是那麽簡單。”

看到下面的官員們把注意力轉過來後,溫體仁繼續道:“自二十多年前今上開蒙,本官到皇上身邊做事開始。這麽多年來,皇上做事,從來不會單憑一時喜好。或許有些事情在當時看來,不被世人所了解。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後,又有哪一個不拜服於皇上的高瞻遠矚?”

“溫相說的極是。”

“所以啊,皇上要舉國之力攻打印度,這其中必有深意。我等做臣子的,雖然一時不理解,但身為臣子,總要按照皇上的旨意辦事。本官的意思,我們還是先按照皇上的要求重做計劃,但在計劃中應當說明執行皇上要求的困難。把這些東西交上去後,由皇上進行聖斷,這才是做臣子的態度。”

“……溫相教訓得是,下官等明白了。”

“好,那咱們今天首先的事情,是按照皇上的意思重做計劃。那個,大司徒,打仗得先問錢,你那裏的錢夠麽?”

曹三喜站了起來:“各位,你們都知道去年我大明開始實行官紳一體納糧,這田賦自然是猛漲了。去年,財政部一共接到稅務總局和銀行交過來的資金是兩億九千萬上下。這其中,一成半是官員俸祿和辦公經費,兩成是軍費,一成是各種重大工程的建設費、已經建成的公共工程的維持費,一成是海外購糧轉款,兩成半花在了教育和醫療上。半成是金花銀,半成科研經費,半成的儲備糧食基金以及賑災什麽的……總之,去年朝廷是有結余的,不過只有區區的半成,也就是一千四百五十萬左右。事實上,樞密院先前做的那個作戰計劃,就是按照每年額外支出一千萬來做的。這要是每年新增三千萬軍費,那沒的說,若是不在前面的支出上砍掉一部分,那每年都得有一千多萬的赤字。”

“嗯,這錢看來是不夠了,大司農,你那裏呢?糧食可夠?”

“回溫相的話,去年,我大明本土的耕地面積達到了10.5億畝,但受小冰河氣候的影響,受災耕地達到了2.9億畝,這其中,完全絕收的土地就有1.32億畝。經過農業部的測算,去年我大明本土實際糧食產量,按照水稻為1,小麥為0.9,黍米為0.7,豆類為0.7,土豆為0.6……這麽折算下來,約莫是18.4億石。按照我大明本土現有的1.8億人口計算,人均擁有口糧是10石。

粗略一看,每人每年可以分到600公斤糧食,是怎麽都夠吃了。但事實上這個數字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這些糧食在收獲、脫殼、曬幹、轉運途中有損耗,部分糧食還要拿去釀酒,部分要留種。再加上朝廷雖然不直接征收糧食為田賦,但田賦事實上是存在的。另外還有糧商的利潤……事實上,農業部去年花費了近三千萬銀元,向周邊藩國購入了六千多萬石糧食,才保證了全國糧價的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