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衍聖公不祿了

海外藩王的表態站隊重不重要?

非常重要。

這不是一個單純的表忠心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要在這場核心思想的大討論中,斷了一些讀書人不該有的心思。

從漢元帝開始,儒家獨尊已經一千六百多年了。雖說朱由棟這一次並不是要打到儒家,只是要改造一下,加一些新東西進去。但是,毫無疑問的,他的這個舉措,會引起廣大儒生,以及基本都是由儒生進化而來的大量官員的普遍不滿。

一個社會的讀書人階層集體對統治者不滿會產生什麽後果?可以參考一下東漢末年的董卓。

董仲穎在掌控東漢中央政府後,出於想和世家大族搞好關系共治天下的目的,拿出大把的實權官職安撫世家。結果這些家夥到崗後幹了什麽?十八路諸侯反董聯盟!

當然,如今的大明,朱由棟牢牢的把控住了軍隊,諸侯割據的事情大家是別想了。但若是地方官們集體心懷不滿,紛紛懶政、怠政,甚至故意把政策曲解,把好事辦成壞事。那確實也夠朱由棟喝一壺的。

出於預防這種情況出現的目的,所以朱由棟才隱忍了十幾年。

在這十多年裏,他通過六大報日復一日的宣傳,逐步的掌控了輿論。通過清查黃冊掌控了基層。燕子銜泥般的通過方山學校,培養了數千名幹吏和官員。強化了東廠和錦衣衛等特務機構的辦事能力……有了這些,他才敢對思想界下手。

但,即便如此,他也要防止官員們跟他玩辭職——大明的官員在這方面是有習慣的。更不用說,這會兒大明在海外有了四個朱姓藩屬國。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爭鳴。你這統治者不采納我的思想,那我就去其他國家。這其中諸如商鞅、張儀這樣的人,更是大名鼎鼎——你不用我?我去其他國家獲取高位後轉身過來弄死你!

所以,這時候的各藩王集體表態,就顯得非常重要:我們朱家是團結一心的,不認同皇上理念的官員,我們也不要!

無論何時,中國都是想做官的人遠遠超過官職數。在各地藩王集體表態後,大明內部辭職的官員肯定有,但絕對不會多到讓朱由棟感到頭疼的地步。

如此種種,都安排好了後,朱由棟就要亮出終極殺招了。

1620年的8月3日,在經過十多天的緊趕慢趕後,現任衍聖公孔尚賢的隊伍,終於抵達了通州。

作為文臣之首,衍聖公的車駕一路之上當然不會碰到任何阻攔。但是這長途跋涉,對於一個七十八歲,已經是病入膏肓的老人來說,真的是拿命在拼。總算是心裏還有保住孔府一脈的頑強念頭支撐,孔尚賢一路之上雖然暈厥過好幾次,但終究還是吊著一口氣來到了北京的南大門。

“公爺,您還好吧?我們馬上就能上京津公路了,家裏在北京照顧門店的人已經提前準備好了四輪馬車,還請公爺挪步換車。公爺,上了京津公路,路況就好多了。您在車上打個盹,我們就到北京了。”

“唔,嗯……”說話都費力氣的孔尚賢在幾個身強力壯的家丁的幫助下,緩緩的從自己家的雖然寬敞,但卻是兩輪的馬車裏出來,然後準備挪到旁邊更寬敞,穩定性和舒適性也更好的四輪馬車裏。

就在這個時候,一隊報童從通州城外湧了進來:“賣報賣報,今天早上剛剛出版的燕京日報。重大新聞,重大新聞,有學者發表文章,《文宣王後裔血脈考》,對現今衍聖公一脈的血脈純正性提出質疑!”

“什麽?”

正在吃力的轉移車駕的孔尚賢聽到報童的呼喊,整個人都要瘋了:如此文章,居然堂而皇之的刊載出來?這,這是要把現在的整個孔府都一掃而空啊!

“左右,趕,趕緊給,給……”

“是,公爺。”

早有下人惶急的找報童買了當日的燕京日報,然後在孔尚賢上車後,自有識字的下人輕聲的為其念報。

“聖人後裔得封衍聖公,始於前宋仁宗皇帝。之後宋室歷代皇帝,皆賞賜厚封不絕。孔聖於華夏之功,厚矣。宋室待孔聖後裔,亦厚矣。然,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參天之樹,難免枯枝。靖康年間,半壁淪喪,高宗不得已南渡,建行在於臨安……”

這篇文章講的,就是靖康年間,金人入侵,北宋滅亡,趙構南下的故事。

趙構南下的時候,當時的衍聖公孔端友帶著部分族人,孔子木像、吳道子繪孔子像以及至聖文宣王廟祀朱印等物品南下。然後被安定下來的宋高宗安排在衢州重建衍聖公府,是為南宗。

而曲阜老家負責看家護院的孔端操,先是被當時的漢奸政權‘偽齊’冊封為衍聖公,然後又被金人封為衍聖公,是為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