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鼓勵 刺啦一聲,封箱的膠帶被簡……(第2/3頁)

【???梅姐你今天改帶貨洗衣機了嗎?】

龍向梅:“不帶洗衣機,他們又沒給我廣告費。”

彈幕又開始哈哈哈。

龍向梅接著道:“我們村呢,至今還非常的原始,很多地方很不方便。比如為了潔凈,廁所與主屋分離。又比如說,木構造房子怕水,所以浴室也放在後院,冬天洗完澡出來,冷風一吹,那酸爽,簡直了!”

“但是呢,我們村遠離城市,安靜且祥和。開春之後,天氣轉暖,是個很好的休閑場所。如果你們覺得生活壓力大,想體驗一下慢節奏的生活。歡迎來我們村小住。專業的洗衣機我已經備好了,有潔癖的馳寶監督,我保證每間房子都是幹幹凈凈的。你們來的話,梅姐請你們喝油茶哦!”

龍向梅的民宿廣告來的猝不及防,彈幕區又一次被笑聲占滿。人其實是很感性的生物,早先張意馳拍過大圓村風光,那時候白雪皚皚,比現在毫無特色的普通村落不知美多少倍。可看慣了各色風景紀錄片的網友們一點不買賬,別說親自前來小住,給直播間發條彈幕都嫌麻煩。

然而,當網友們每天在直播間裏聽著龍向梅唱歌、看她積極向上的生活、調侃著村幹部又來賣貨時,不知不覺的,就與這個地方建立了感情與羈絆。他們眼睜睜的看著龍向梅從極端的窘迫,變得富足;看著她的首飾變多;看著家徒四壁的木房子裏,漸漸添上了電器。

一種難以言喻的滿足感從心底升起,宛如體驗了一次沉浸式的脫貧致富的遊戲。很多網友不停不歇的砸雷,是喜歡龍向梅的性格,更是想為脫貧做出點微末的貢獻。可以說直播間裏的收益,有一半是源自於龍向梅的勞動所得,另一半卻是網友們自發的“捐款”。

這也是龍向梅迫切想“轉型”的緣故。她知道自己拿過多少同情分,但於她而言,她更想要的是發自內心的喜愛。虐粉固粉那一套或許有效,很多播主也因此賺了個盆滿缽滿。但龍向梅不願意,她希望大家都開開心心的,希望大家見識到苗家真正的美。

城市化進程,是個很漫長的過程。可以想見的,大圓村至少10年內,都很難脫離現狀。縱然羨慕同鎮的其它村莊已然蓋起了三四層的磚房子,但他們無力改變。木結構的房子沒有隔熱也沒有隔音,屋瓦更是脆弱的隔三差五要收拾,否則必然淪落到外面下大雨家裏下小雨的窘迫境地。

但是,木結構的房子同樣具備了無限的風情。鱗次櫛比的建築,精致的窗棱門廊,點點滴滴,帶著濃郁的苗家風味。苗族支系繁多,各支的語言、風俗、乃至裝飾習慣,都大有不同。可以說,大圓村雖不起眼,卻很有可能是獨一無二的。是祖先留給他們的財富。

因此,與其讓網友們因為同情,而一味的付出。不如把美景送到他們面前。在快節奏的城裏呆得累了,趁著假期,來到幾乎沒有一絲商業化氣息的苗寨裏悠閑的走一走。聽聽蟲鳴鶯啼,看看青山綠水,徹底放松身心,積蓄下一次沖鋒的力量。

如此一來,網友的錢花得開心,村民們的錢也賺的理直氣壯。雙贏的局面,才可能長久。或許到了那個時候,木房子在大家的感觀裏,就不再是落後的代名詞,而是一張屬於苗家的名片。村民們可以另選一個地方,蓋起現代化的建築,享受住在套間裏的快樂。外來的遊客,則可以住進傳承千年的村落,感受歲月的痕跡。

龍向梅把心中的暢想,大略的跟網友們聊了聊。很意外的,一直不停上躥下跳的掐子們並沒有出聲,整個彈幕區,全是網友們的各種鼓勵與出主意。甚至有好幾個網友表示,他們曾做過旅遊相關的企劃,隨後會把當時用過的方案,發到龍向梅的私信裏,免費給她做參考。

看著快速掠過的彈幕,龍向梅心裏暖暖的。管仲說,倉廩足而知禮節。大圓村地處窮山惡水,因此她的成長總伴隨著刀光劍影。每一天睜開眼,都可能遭遇鋪天蓋地的惡意。與奶奶鬥、與伯父鬥、與外婆鬥、與舅舅鬥、與爸爸鬥、與媽媽鬥。盡管偶爾也能獲得來自蘇妙雲等人的善意,但她的生活依然生動的詮釋了什麽叫做生命不息戰鬥不止。

她戰鬥力極強,無論是罵街還是打架。青春期後,似乎橫掃全村,再無敵手。可戰鬥力再強,她也會煩躁,也會疲倦。經歷太多的人,往往比普通人更向往平和。

密密麻麻的、充滿了鼓勵與溫柔的彈幕,足足持續了5分鐘。龍向梅心裏暖的仿佛置身於溫泉中,每一個毛孔都舒張開來,輕松且愜意。

良言一句三冬暖,人生漫漫,沒有人能堅強的獨自面對一切。有人支持的感覺真好。

“我會發財的。會盡力幫著幹部們,帶領全村奔小康的。”龍向梅含笑看著鏡頭,鄭重的道,“一言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