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決戰之八裏橋之戰(三)(第3/3頁)

千軍萬馬奔騰之時,所造成的沖擊力絕非步兵所能比擬的,光是上萬馬軍沖鋒的那股子氣勢,就足以把正常人嚇得尿褲子,而對於直面其鋒芒的復漢軍第二十三師而言,這一次更是一次極為艱難的考驗。

實際上,早在總參謀部制定方案的時候,不是沒有人質疑過這一點。畢竟用一個新編師去守炮兵陣地的側翼,無論怎麽說都有些冒險,倘若他們頂不住被突破了,盡管還有其他師能補上,可到時候炮兵陣地肯定會受到很大的損失。

可是最終寧忠義還是拍板,將第二十三師放在了這個位置上,原因就是第二十三師師長謝慶春,曾經是寧忠義曾經二師的一個團長,而寧忠義對其的了解,最終使得第二十三師擔負了這樣的重任。

在面對清軍馬隊的沖鋒時,謝慶春並沒有半分畏懼,他雙手拄著指揮刀,靜靜地望著面前沖鋒的馬隊,這並不是因為他已經被嚇傻了,而是這一切都早已做好準備,只需等待清軍自投落網。

只見謝慶春身後,多達數百枚簇新的火箭彈,正斜斜指向了天空,而每一枚火箭彈旁邊,則站著一名復漢軍的士兵,他們的臉上帶著幾分凝重。

就在當年的安慶之戰中,當時新研制出來的火箭彈,將訥爾蘇的騎兵給打得大敗,轟殺騎兵數千人之多,甚至導致康熙的最後手段失效,因此火箭彈也得到了復漢軍內部的高度重視。

後來在西人來華之後,一些相應的火藥配方都被進行了完善,而且還將顆粒火藥應用到了火箭彈,並對火箭彈本身的氣密性進行了改善,因此新研制出來的革新二年制火箭彈,在射程和威力上都得到了大大加強。

對於北伐之戰,參謀部十分重視火箭彈的重要戰略作用,因此幾乎每個師都進行了相關的裝備,像二十三師這種需要拱衛炮兵陣地的部隊,更是配發了足足兩千枚重型火箭彈,堪稱無比豪奢。

轟隆隆的馬蹄聲越來越急促,八旗騎兵身穿棉甲,頭上戴著鐵盔,他們手裏拿著長矛,馬上還掛著弓箭,只見呈現出一支箭頭的陣型,而在箭頭的最中央,便是僧保本人,他身旁的騎兵揮舞著黃色的旗幟,氣勢逐漸越發強盛。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面前的這道單薄的復漢軍橫陣,在大清的鐵蹄面前只能選擇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