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北伐前夕(第2/3頁)

“這……”

寧忠景有些語塞,倘若寧渝不親自領軍,那麽北伐二十萬大軍就只能委托給樞密使寧忠義,朝廷裏面沒有第二個人能夠統帥這般大軍——可問題是,即便寧忠義身為宗室,可是該避嫌也得避嫌,歷史上是有深刻教訓的!

寧忠景想到了這裏,他便無法繼續勸諫下去,因為再說下去,怕是會顯得他自己有異心,盡管皇帝不會這麽想,可是攔不住天下人的口水。

見到自己一句話就堵住了寧忠景的嘴,寧渝卻是有些高興,笑道:“首輔不必過於憂心,有二十萬北伐大軍的護佑,朕天下隨處可去,反倒是南京這邊,還需要內閣看好家業,不能出了亂子。”

“是,微臣遵命。”

寧忠景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在收拾了士紳之後,這還有什麽亂子可言?

等到寧渝回了後宮之後,皇後崔姒迎了上來,她的臉上帶著幾分笑意,低聲道:“陛下,這幾日忙於國政常常到很晚,今日卻是早了許多。”

“事情永遠是忙不完的,朕也不會去強求。”

寧渝簡單解釋了一番,隨即便十分自然地拉起了皇後的手,走進了坤寧宮之中,便在女官的服侍下好好地泡了一個澡,只覺得渾身舒坦之際,特別是伴隨著淡淡的幽香,更讓人多了幾分睡意。

“陛下,等到北伐之後,是不是應該給承澤找個先生……”

崔姒在一旁素手捏著寧渝的頭部,卻是讓寧渝感覺舒爽無比,仿佛一整天的疲憊都揮之而去,隨後卻是聽到了皇後的這一句話,腦子才微微清醒了片刻。

“承澤快兩歲了吧……時間過得真快呢……”

“陛下,等到北伐結束後,若論虛歲來算,就已經是三歲了,可以開始給他找個先生……當然這一切都由陛下做主。”

崔姒的性子一直都是淡淡的,她從來都沒有所謂的爭搶之意,偶爾向寧渝提出的一些要求,通常也都是為百姓而求,即便是皇長子寧承澤,也沒有真正去要求過什麽,甚至連太子之事上,都沒有多說過半句話。

不得不說,原本來寧楚還有那麽一些人,整日裏盯著懸而未決的太子之位想搞事,後來被寧渝以清廷教訓之事給理由,給全部清出了朝堂,算是避免了奪嫡之爭的問題,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件事,才沒有那麽多人圍繞著皇長子打主意。

在寧渝看來,早立太子沒有任何的好處,表面上看能夠減少國家的內耗,可是那畢竟是建立在過去的環境之下,而到了這個時代裏,君主的影響力得到大大的增強,便不能允許出現昏君,因此針對承嗣的問題上,寧渝慎之又慎。

如今崔姒提起寧承澤的教育問題後,卻是讓寧渝深思了起來,他既然一直持續打壓儒家思想,自然不希望看到未來可能的皇帝,被儒家再次洗腦,因此傳統的那一套肯定是不行的,至於清廷上書房的那一套,本質上也沒有發生變化,自然也不在寧渝的考慮範圍。

“朕以為,如今孩子尚小,倒也不用考慮教育之事,等到稍微大一點會更好一些……不過有些事情可以提前做好考慮,比如專門建立一所新學私塾學堂,用來傳授如今的新學知識,不用很深奧,但是可以給孩子打下一個基礎,等到將來創立完成後,便可以讓承澤前去報名就讀。”

聽到這裏,崔姒有些懵懵懂懂地點了點頭,她倒沒有所謂的‘帝王教育’這種想法,畢竟眼下的寧渝,便是對過去教育的最好打臉方式,畢竟那些從小學帝王學到大的皇子們,在寧渝這種野路子面前,照樣被打得一頭包。

“既然陛下已經有了全盤的考量,姒兒心裏也就放心了,一切謹遵聖意。”

夫妻二人又簡單地說了說私人的體己話,也就選擇了入眠,只是當崔姒熟睡之後,寧渝卻反而有些睡不著了,從剛剛崔姒的話語當中,寧渝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而這個問題或許在將來會成為寧楚的最大隱患。

這個問題很簡單,那就是繼承人的教育問題,也是所有的皇帝都會遇到的一個問題,甚至可以說很多明君好皇帝,於國事上披荊斬棘無所不利,可是在繼承人的問題上,卻往往掉進一個大坑當中。

從遠的來說,像秦始皇、漢高祖乃至於漢武帝,都曾經在繼承人問題上出現過汙點,比如胡亥、比如劉盈劉如意,再比如衛太子劉據,甚至還有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以及康熙皇帝等等,這些皇帝們都曾經為這個問題而苦惱過。

為了解決繼承人問題,漢武帝有立子殺母的壯舉,李世民有太子作亂的問題,朱元璋更是大肆誅殺功臣,而到了康熙皇帝時期,則有大名鼎鼎的九龍奪嫡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