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3/3頁)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黃殿卻給朱一貴來了信件,聲稱已經與寧楚達成了協議,並且他已經代表明軍與寧楚簽了字,這種目中無人的態度幾乎讓朱一貴氣死當場,心裏卻是起了對黃殿的殺心,只是他也不傻,因此也假意寫了一封信給黃殿,言辭之中盡是噓寒問暖之意,只是末了才詢問了一句黃殿何時歸來,這台灣諸事還需要處理呢。

隨著寧渝這一次的會談之後,幾方或多或少都出現了點內部的紛爭,寧渝在一旁看好戲的同時,也沒有忘記了自家事,而且還是一件相當要緊的大事——辦報紙。

說起來,報紙這樣的神器,對於皇帝來說真真是個好東西!

對於皇帝來說,最難以容忍的便是底下的人串通一氣,導致皇帝的耳目被蒙蔽,因此大部分皇帝手裏都會有一只諜報力量,從而保證皇帝對底下的情況有個比較真實的了解,像廠衛就是如此,江南三織造同樣也是如此。

實際上在目前影子的職責當中,也有監測各地的經濟活動還有物價等任務,可是在寧渝的預想當中,如果有了報紙作為補充,也能起到一部分的作用。

此外,報紙的另一項重任便是監察了,雖說寧渝針對都察院進行了改制,獨立於行政院之外,可是有了報紙以後,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監察作用。

最後,報紙還有一項最為重要的責任,那就是傳遞信息的作用。實際上在漢代開始,當時的朝廷便已經開始創辦報紙了,不過那時候的報紙與後世的報紙大為不同,它被稱為邸報或者是抵抄,專門用來刊登皇帝諭旨、大臣奏章、朝廷公布的法令等政府公文。

當然,如今的大楚也是有邸報的,可是寧渝想要的不僅僅只是在大臣當中流傳的邸報,而是一種能夠面向大眾,至少是大部分讀書人都能看到的報紙。

只是對於寧渝而言,眼下並沒有所謂的新聞行業的人才,自己所掌握的那點皮毛也不足以支撐起一家報刊,因此他在創建報紙之前,首先要做的便是召集人才。

雖說目前大楚的人才算不得很多,可是目前擺在面前,可供寧渝選擇的至少有三個人,分別是江南儒宗呂毅中,還有大儒嚴鴻逵,以及剛剛結束了觀政的狀元彭啟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