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雍正的新藥(第3/3頁)

寧渝也只能嘆氣,復漢軍眼下正處於一個關鍵的時候,邁過了這一道關卡,打下一個好的根基,其意義不是一場郭隆寺之戰能比的,因此打仗的事情可能還是要往後稍稍。

其實對於寧渝這立國之前的最後一道難題,也並非完全無解,至少對於眼下的復漢軍而言,還是有機會的,承擔這一項重任的除了寧渝自己以外,還有寧忠源與復漢軍內的高層大臣們,目的便是撰寫一本大楚的祖宗家法來。

所謂的祖宗家法自然是玩笑話,實際上是立憲,開萬法之源。

對於封建帝國而言,所謂的祖宗家法其實並不是什麽板上釘釘的東西,充其量就是類似於夜壺的存在,需要的時候會拿出來使使,不需要了自然是一腳給踢到床底下去——因此寧渝不想要這種類型的祖宗家法,哪怕這個祖宗是他自己。

擁有後世見識的寧渝,自然明白封建王朝的最終命運,都是被趕到歷史的垃圾堆裏去,特別是在這個十八世紀,堪稱是君主制度的最後余暉,再過五十年,華盛頓就會在北美大陸起兵反英,建立美利堅合眾國,再過一百多年,君主的皇冠也將會一一落地……

如果只是為了推翻大清,寧渝最多再花兩到三年的時間徹底拿下南方,便能夠整合整個南方的力量,率領大軍北伐,到時候徹底拿下滿清,接著便可以進攻白蓮教還有朱一貴,滿打滿算五年時間也夠了。

問題是,這樣拿下來的江山,無非就是將目前的大清換個招牌,變成一個大楚,其實質是沒有變化的,這樣的封建王朝,並不能承擔起寧渝內心的那個夢想。

唯有立憲,將目前的復漢軍內部力量整合在一起,把利益都拿到桌面上來談,談夠了罵夠了,只要能夠拿出一個所有人都能去接受的東西來,這個國的根基也就穩住了。

因此,在整個二月份,復漢軍便將目前的所有東西都拿出來談,把所有的利益都拿出來做一次最終的整合,只有等到這部《欽定大楚憲法》問世之時,寧渝才會在南京的天地社稷壇,正式登基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