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差了點什麽(第3/3頁)

這中間差了哪一點呢?

對於這個問題,除了少部分糊裏糊塗的大臣以外,其他人幾乎是門清,大家夥都是經歷過科考上來的,哪裏還不懂這裏面的關節?復漢軍能夠全面推廣實行,靠的就是一個殺還有個拉,而且必須是先殺後拉。

首先在復漢軍打天下的過程中,地方士紳的損失其實是非常慘重的,大批不願意跟著復漢軍的士紳家族,都已經被幹掉了,再加上這幾次的清掃,可以說士紳大族們都已經被割了好幾輪了,剩下除了縮著也沒什麽好辦法。

在殺完了這一批士紳大族後,復漢軍再去實行這些政策,在無形當中其實就減少了許多阻力,再加上後面復漢也會針對配合的大族來進行拉攏,在清掃那些不配合的大族時,也收繳了不少好處,用來拉攏卻是完全綽綽有余了。

當然,即便是這樣,復漢軍在湖廣內部也遭遇到了一批反對者,然後在將他們徹底清除幹凈後,甚至連一同起家的姻親鄭家都給掃到一邊玩去,這才將政策全方位鋪開來。

可問題是,復漢軍有人有槍,有錢有田,能打也能拉,民心還很穩定,可是清廷眼下有什麽?除了那些燒火鍋一樣的鳥槍外,什麽都沒有。

張廷玉只好道:“啟稟皇上,楚逆眼下所行不過是畫虎類犬,既無皇上仁愛之心,所行策略更是急躁蠻行,怕是不得長久。”

怡親王允祥也不由得嘆了口氣,他當然知道雍正所言何意,不過是希望能夠將攤丁入畝推廣到其他諸省,而不是僅僅只在直隸推行。

可問題是,這個銀子從百姓的手上是收不到的,只能分攤到各州縣,通過各州縣的田產籍冊來征收,可是那些田產籍冊上的名字可不是一般的老百姓,都是大清的八旗貴族老爺們……

說白了雍正既做不到士紳一體納糧,又不願意再去從窮棒子手裏撈錢,這中間要收的銀子還不能少,實在是讓下面的官員們有些無所適從。

哪怕是首倡的直隸,如今也面臨了這樣的困局,使得雍正自以為的妙計,開始變成了一處尷尬的鬧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