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修撰明史(第3/3頁)

台下的幾個大臣們自然是心知肚明,不過大家也都沒有特別當回事,畢竟這挫骨揚灰的也不是自己,自然就沒有切膚之痛。只是聽到了雍正這一番話,所有人心裏瞬間明白了,皇帝這是不滿呢。

當下張廷玉便跪下道:“楚逆行事悖狂禍國,引得天人共憤,實在是自取滅亡之道,皇上切不可為此憂心。”

雍正微微沉默了一會,這才開口道:“……此事終究是要拿出個章程來,如今天下民心雖在大清,可畢竟有那等愚夫愚婦為其所禍,此處關節不得不察。”

剛剛被任命為大學士的徐元夢,很快就察覺到了雍正的隱藏含義,連忙跪下道:“楚逆迷惑人心,我大清亦可正人視聽,天下士林人心所系,當在《明史》。”

眾人都是老狐狸,聽到這裏卻是瞬間明白了過來,原來雍正的想法卻是應在了這一著。只是修《明史》說起來簡單,在如今的大清卻是相當難的一件事情。

嚴格來說,從大清入關以來,這明史就已經在修了,可是當時因為種種緣故,再加上當時的大清人心尚未歸附,修史這件事卻是被擱置了下來,一直到了康熙十七年,三藩之亂被平定之後,康熙才重新詔舉博學鴻儒一百四十三人於體仁閣,取上等二十人,二等二十人來進行修史。

一直修到康熙二十二年,才完成了初稿,後來因為裏面的許多文字還沒有達到足夠抹黑大明的效果,因此中間一直修修改改,一直到了康熙四十一年,熊賜履進呈《明史》稿四百卷,才完成了初步的修史工作。至於裏面的內容自然是刪述融汰,結構寵肅,早已經失去了史書的意義。

如今雍正重新借徐元夢之口,提出要修《明史》,其中所含的意味自然十分深長。

“欲正本清源,掃蕩汙濁,自然需要從史書開始。著即日繼續修撰《明史》,以徐元夢、張廷玉為總裁,隆科多、王頊齡二人監修明史。”

張廷玉等人領旨謝恩之後,正欲告退之時,雍正卻是將張廷玉留了下來,顯然還有一些其他更為重要的事情要做,不由得讓其余大臣們羨慕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