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3/3頁)

張廷玉擡起頭來,雙手奉上一本密折,大聲道:“奴才鬥膽!今日要為國薦才!”

雍正臉上微微一笑,“能夠讓你張衡臣親自薦才,想來來頭也是不小。”一旁的小太監卻是接過了張廷玉手中的密折,呈遞給了雍正。

只是雍正還沒有翻上幾頁,臉色就已經變得相當不好看了,他狠狠將折子丟在了禦案上,冷冷地望著張廷玉道:“你張衡臣知道這是誰的折子嗎?”

張廷玉此時反而不害怕了,他平靜道:“奴才知道,這是有罪之人的折子,可是奴才依然堅持要為國薦才。”

雍正冷笑了一聲,“朕知道,嶽鐘琪是個人才,可是他千不該萬不該,不應該跟楚逆議和,更不應該帶滿城的八旗回京,朕知道的時候,恨不得扒了他的皮。”

張廷玉低嘆了一口氣,自從嶽鐘琪跟復漢軍做了交易,帶著滿城數百名八旗兵和上百名嶽家人跑到京師之後,整個京師都幾乎為之一震。

沒有人認為嶽鐘琪這一舉動做對了,反而許多人在心裏默默埋怨嶽鐘琪,為什麽不在安慶戰死算了呢?還將這麽多的八旗兵帶了回來,簡直就是帶回來了一大堆燙手的山芋,想要處理好卻也是相當麻煩。

原因很簡單,這些八旗兵如果戰死在了安慶城,那自然能夠算英雄了,到時候他們這些家族也能蹭點好處,可是眼下人都回來了,可就算逃兵了,別說好處了,沒把整個家族牽連進去就不錯了。

當時還沒有繼位的四阿哥胤禛,十分果斷地將嶽鐘琪關進了天牢當中,而後也沒有進行審問,只是將他關了起來,既不說殺也不說放,一直到雍正繼位之後,都再也沒人提到過嶽鐘琪的名字,似乎所有人都希望他爛在了牢裏。

後來還是嶽家人找遍了關系,這才試著去求張廷玉,而張廷玉在這方面卻是有自己的想法,畢竟張廷玉是跟著康熙出征過的,對於嶽鐘琪的了解雖然不算多,可是也絕對不算少,他已經認定了嶽鐘琪是一個可造之才,再加上對方畢竟是漢八旗,將來無論如何總是能夠用得著的,因此張廷玉也就答應了。

“奴才之所以願意給皇上薦才,純粹是因為嶽鐘琪屬於可造之才,而我大清如今正是用人之際,卻不可憑白枉費了人才。”

雍正看了看正跪在地上的張廷玉,再看了看桌上嶽鐘琪的請罪折,卻是終於嘆了一口氣,苦笑道:“這件事,先容朕再思量思量吧。”

當皇上難,當大清的皇上,更是難上加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