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053好事壞事

用網絡流行語來說,老教授這是在賣慘。

套路但極為好用,陶永安放下手裏的“榨汁機”。

“你長命百歲呢,幫我跟研究所搭個線唄,我回頭把你這裏的活全都幹了。”

阮文原本湧上心頭的感動,瞬時間被雨打風吹去。

陶永安比她會來事。

李教授還就吃他這一套,雖然人嘴上很是嫌棄,“這你都不知道?虧得你還是學機械的。”

看著一老一少往外去,阮文把那模型收好,陶永安的木匠手藝倒是不錯,把這零件打磨的極為光滑,沒有木刺。

東西放好,阮文這才看老教授給她的本子。

圖文並茂,只一眼阮文就被吸引住了。

那正是自己所需要的東西。

農田裏,陶永安小聲的道歉,“我們不是故意的。”

李教授瞥了一眼,“你們倆那點小心思我還不知道?”

不過就是有所求嘛,這很正常。

他經歷了太多,有什麽看不透的?

把自己多年的研究拱手相送,李教授也是深思熟慮後的決定,“小陶,人與人之間需要緣分,之前我帶了個學生,自問對他照顧頗多,可是最後我被他再三舉報,這是孽緣。”

陶永安嘴唇翕動,想要說點什麽,卻又不知該如何說。

“我與你們相遇,雖然認識時間不長,也知道你們有所求,不過能聽我指揮沒什麽怨言,幫我幹了一個多月的活,怎麽著這也算是緣分一場吧?”

他瞧著陶永安順眼,年輕人青年時期的意氣風發,可不就是他當年追求的嗎?

他更喜歡那個女同學,年輕穩重雖然基礎差了點,但勝在機靈好學,一點就通。

這種緣分可遇不可求,難得他遇到了兩個合心意的孩子。

便是幫他們一把又如何?

“從1840年開始,咱們就各種嘗試,雖然咱們的傳統文化中的確有糟粕,可也不完全是,不然咱們是什麽?垃圾堆裏活了兩千多年的人嗎?”

老教授笑了起來,“我不知道阮文在折騰什麽,她是學化工的,本來該玩那些工業材料,現在跑到我這裏對各種莊稼感興趣。權且看做她是希望糅合東西方文明吧。”

陶永安小聲解釋,“其實有些作物,也是從西方傳來的嘛。”

老教授瞪了一眼,“就你知道的多。”

“我這是實事求是啊,不過我是認真的,將來我給您養老送終。”陶永安嘿嘿的笑,“您別嫌棄就行。”

在這邊待得久了,陶永安越發覺得自己是井底之蛙。

他樂意跟李教授耍嘴皮子。

……

阮文最近很忙。

大二開學後課程本就緊張,按照系裏的安排,他們這學期得去好幾個工廠見習。

平日裏,也會有化工廠的技術員來學校指導實驗。

勞動課同樣必不可少。

用班長的話說,“這總比每年都要去挖河輕松。”

響應國家號召,種地的農民每年都要去出一個月的義務工。

沒去棉廠工作前,周建明去挖了一個月的河,回來的時候跟從坭坑裏刨出來的蘿蔔沒兩樣。

可把阮姑姑心疼壞了。

現在每周也就一節勞動課,對於從農村來的學生來說,不要太輕松。

反倒是學業比體力勞動更費勁。

恢復高考後的第一屆考生,三年半的學制。

而77級的工農兵大學生,如化學系的東方升他們,則是三年學制。

到了新的一屆78級的學生,四年學制。

恢復高考後的第一屆學生們固然是吃螃蟹的那一批,同時也是試驗田裏的秧苗。

作為秧苗的阮文,有屬於她的生長方式,和這片田裏的其他莊稼,不完全一樣。

幫著同學解答了兩個問題後,阮文拿出李教授給她的筆記看。

老教授在農場待了多年,沒少和當地的老鄉打交道,這也讓筆記內容豐富多彩。

阮文最需要的植物的纖維含量這一項並沒有,但是她有了其他的收獲。

能夠取代化學纖維的天然纖維可以分為植物纖維和動物纖維兩類,動物纖維主要是其毛發,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燒焦後的味道不是很好聞。常見的有羊毛、兔毛、駱駝毛大衣還有真絲衣物。

動物纖維保暖性強,但並不是阮文所需要的。

她要找的是植物纖維。

老教授的小本本上,就記載了很多。

除了棉花,再比如苧麻、大.麻、亞麻、黃麻之類的植物。

這些名字阮文聽說過,但大部分對不上號。

更不知道一些典故,比如說新石器時代的苧麻布,再比如說黃麻。

老教授的筆記本裏擠在,這個莖纖維豐富的椴樹科植物,在南方的山地上野蠻生長,偶爾被村民用來燒柴火。

“我曾經嘗試一二,覺得這是造紙的好材料,只不過手上沒什麽工具,漿洗制造出的紙張粗糙。神州大地老天饋贈了我們許多寶貝,只不過民識未開,我們的工業發展還太慢,需要更多的年輕人投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