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051再見謝薊生(第2/4頁)

比如小麥、玉米秸稈,這些大部分都被燒掉的秸稈,是最佳的替代物。

阮文不是農學系的學生,生物考試分高,但不代表著她對這些有研究。

所以現在得需要找農學系的人幫忙。

她當初帶的那些備考生倒是有報考農學系的,第一批有張愛華和曹心巧兩個報考了農學院,好像還都被省外的那個院校錄取了。

第二批阮文帶了差不多四百人,不過她也沒注意到底有多少考上的,聯系相對少了些。

張愛華和曹心巧畢竟才讀了半年的大學,並不一定能解決阮文的問題。

何況遠水救不了近火。

阮文想還得從自家學校著手。

奈何本校她沒有認識的人。

“我倒是認識兩個,打籃球認識的,不過人現在放假了,也不在學校啊。”

現在可是暑假假期!

阮文並不氣餒,“老教授們沒放假,咱們去找他們。”

擋在前面的那座大山眼看著就要被挪走了,阮文哪會在這個節骨眼上退縮?

學生不在那就去找老師,總之一定要找到。

十分鐘前還因為祝福福而失態的阮文現在忽然間鬥志滿滿,陶永安想自己還是不夠了解阮文。

離開化學實驗室,兩個人往農學系那邊跑。

北山大學占地面積比不上清北,但是作為省裏第一高校,也稱得上幅員遼闊。

除了醫學系,校內最占地方的就是農學系。

偏安一隅的農學系種了十多畝的農副產品,遠遠就能看到一片矮墩墩的綠。

“咱們暑假期間,聽說這些東西都送到國營飯店了。”

“這你也信,國營飯店才多大的營業額,一天能用多少菜?”

陶永安想了下,覺得好像是這麽回事,“那這些菜……”

“沒去趕過集?”

“你是說黑市?”

阮文點了點頭,“沒覺得現在管的沒那麽嚴了嗎?”

村裏人能夠在地裏刨吃食,自留地裏種一點菜就能湊合著過日子。

城裏人怎麽辦?

尤其是住在單位大院的那種,壓根沒地方種菜。

菜站供應的蔬菜品種少數量也不充足,大部分時間沒辦法滿足城鎮居民的需求。

所以集或者黑市的存在有其的必要性。

阮文從首都回來的時候,正好趕上了一個集,她在三輪車上遠遠看了眼沒去湊熱鬧。

“農學研究需要錢,需要買化肥買種子,花銷比較大,再加上省裏頭還有個農學院,咱們學校的農學系不受重視,所以……”

“自食其力,挺好的嘛。我就欣賞這一點!”條件不足,自己上。

只是很快陶永安就欣賞不來了,他和阮文還沒說明來意,農學院的一個老教授指揮兩個人,“你們倆來的正好,我這邊地裏都是雜草,你們幫忙把草給薅了。”

離開了鄉下的陶永安沒想到,除了每周一次的勞動課外,自己竟然還要拔草。

好在他在鄉下鍛煉的皮實,二話不說就幹了起來。

阮文也找了個鋤頭過來。

老教授看了眼,繼續研究自己的玉米去了。

農學系這邊十多畝地,種的東西是五花八門。

應季的蔬菜黃瓜和西紅柿也都有,不過黃瓜長得歪七扭八的,有的像新月有些則是矮冬瓜。

“你說他管飯嗎?”

阮文一向不是幹農活的好手,就算是去幫阮姑姑掙工分,那也都是落後別人一大截的。

陶永安一條道幹到頭,阮文這才弄了一半。

這不他又回過來和阮文相向而行,幫著阮文鋤草三分之一。

“那不是有蔬菜嘛,過會兒吃點就行了。”

“長得有點嚇人,能吃嗎?”

阮文笑了起來,“那回頭讓教授給咱們先試毒。”

那還不如打死他呢。

陶永安覺得腰酸,索性和阮文齊頭並進,把草撿到筐裏一塊丟出去。

折騰了兩個多小時,倆人這才完成一個來回,有半畝地左右。

“你們倆,過來喝口水歇歇。”

陶永安過去,看到涼棚下的兩杯水——一杯紅的,一杯青的,裏面還漂著絮狀物,顏色鮮艷的可怕。

他想走。

阮文把他抓了進去,“老師,您這是用黃瓜和西紅柿榨的汁?”

老教授點了點頭,“你喝過?”這可是他自創的。莫不是和外面的不謀而合了?

“沒有,看著像。”阮文指了指鼻子,“聞出味來了。”

“這黃瓜怎麽榨汁?”

“怎麽不能?我前些年在農場那邊幹活,改造了好些個機器,可惜年紀大了轉行也轉不了了。”老教授深深的遺憾。

瞧著兩個人端起了他的蔬菜汁喝,老教授一臉期待,“味道怎麽樣?”

“還行,不過西紅柿有點澀,您榨汁的時候可以放點鹽和糖,就放一點點就行。”

阮文想吃糖拌西紅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