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不堪回首(第3/4頁)

真要是趕時間,把國內的貨運飛艇集中起來,也能解燃眉之急。

可是到了遠東帝國,那就完全不一樣了。直接將貨送到交戰區,那明顯不現實。

沿海地區都在日軍手中,就算是俄軍還控制著幾個要塞堡壘,也沒有能力沖破日本人的封鎖,把物資運回去。

為了保障物資的安全,繞道是必須要有的。遠東帝國只有少量的公路、鐵路,更多的還是原始的人力、畜力。

一路繞行到目的地,路程距離恐怕絲毫不比從莫斯科到遠東近。唯一的優勢就是氣候環境相對較好,不像西伯利亞光趕路都要一年半載。

腓特烈微微一笑道:“放心吧,父親。軍火商們可比我們積極多了,日俄戰爭剛剛爆發,他們就開始向遠東帝國調集戰略物資。

政府只是居中調和,幫忙打通了官面上的環節,這點不難做到。

日俄兩國都是入侵遠東帝國的主力,仇視兩國的人多得去了,其中也不乏政府高官。

明面上他們不敢做什麽,但是暗地裏給日俄兩國添麻煩,他們還是很樂意做的。

目前我們已經和當地的實力派搭上了線,加上我們運費給的高,當地人還是很配合的。

最早出發的物資,現在已經進入到了大草原,估計再過個把月,就能夠交到了俄國人手中了。

這些物資雖然不多,但是也能夠解俄軍的燃眉之急。訂單缺口部分,我們從南洋地區就近抽調,最多半年就能夠送到。”

利益動人心,哪裏有戰爭,哪裏就有軍火商。不需要政府專門去組織,僅僅是軍火貿易的暴利,就有人源源不斷的加入。

在對戰爭的判斷和預估上,軍火商才是最敏感的一群人。弗朗茨甚至懷疑俄使館案剛剛發生,就有軍火販子開始準備了。

當然,早做準備固然能夠搶占先機,攫取最大的蛋糕;但是風險和收益並存,萬一判斷失誤沒有爆發戰爭,那就要悲劇了。

每個時代都有軍火商賺得盆滿缽滿,同樣也有軍火商賠得底朝天。若要評選十大高風險行業,軍火販子們絕對是榜上有名。

雖說協議是維也納政府和俄國人達成的,但政府是要臉的,不可能親自下場玩兒走私。

具體的交易操作,自然要由“背鍋”的軍火商來完成。反正軍火販子們的名聲都臭大街了,也不在乎多添上一筆。

滿意的點了點頭後,弗朗茨突然補充道:“我聽說俄軍的軍紀非常糟糕,和當地居民的關系非常糟糕,這十分的危險。

讓外交部出面警告一下沙皇政府,如果他們想要贏得戰爭,需要人家當地人配合的話,那就好好約束軍紀。

要是做不到的話,這份協議現在就可以作廢。我們也沒有辦法,在當地人抵制的情況下,把物資送到他們手中。

這是我說的,不需要避諱,直接原意轉達就是了。”

具體效果怎麽樣,弗朗茨也不確定。反正有約束肯定比沒有約束的強。

何況,他這個皇帝都親自出面警告了,縱使沙皇政府再怎麽心大,也不可能無視。

不理解弗朗茨為什麽這麽慎重,但腓特烈還是選擇了聽從。長時間的攝政,現在他已經不是從前那個遇事都問為什麽的少年了。

無數的經驗告訴他,不理解為什麽,很有可能“為什麽”就是字面意思。

腓特烈也是親身經歷過的,很多時候一道普普通通的政令,都被下面一幫人解讀出了一連串的意思。

要指責吧,人家又是在往好的方面引。不僅沒有危害,還有積極的社會意義。

剛開始腓特烈還有些不適應,慢慢的時間長了,也就習慣了。

在他看來,弗朗茨現在對沙皇政府發出警告,要麽就是俄軍做的真過分,已經影響到了戰爭;要麽就是單純的看不過眼,想要改變這種局面。

兩種結果都有可能,又都不怎麽靠譜。真要是想幫俄國人贏得戰爭,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拉著歐陸聯盟,一起對日本進行物資禁運。

就如同菲律賓戰爭時期,為了逼迫日本政府退出南洋地區,維也納政府就牽頭歐洲各國對日本進行物資禁運。

後者更不用說了,但凡是同情心豐富的,都成不了大帝。

具體可以參考自己叔叔,就是因為同情心太過泛濫,理想主義太過濃厚,才被人從墨西哥趕了回來。

這還是家族勢大,幹涉大軍都冒了出來,震懾住了當地的實力派。要不然能不能活著走出墨西哥,都是一個未知數。

對這位丟掉皇位的倒黴蛋叔叔,整個哈布斯堡王朝都沒有多少好感,包括腓特烈也不例外。

倒不是因為“捧高踩低”,本身就站在了食物鏈頂端,根本就不需要做這些沒有意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