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不堪回首(第2/4頁)

最後神羅海軍只能選擇靜下心來苦練內功,一直憋到了海軍技術革命爆發,重新開始洗牌的時候,才向英國人的海上霸權伸手。

現在幫俄國人走私,自然不是單純的為了賺錢,更不可能是因為幫助盟友。

若是單純的為了幫助盟友,那麽維也納政府就不會一邊支持俄國人,一邊又向日本政府兜售軍火了。

盡管明面上維也納政府對日本實施了軍火禁運,可是這年頭國際上的陸軍武器裝備彈藥交易,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貨源都是來自神聖羅馬帝國。

除了少數那麽兩三個實現了武器裝備國產化的國家外,剩下的國家,陸軍裝備差不多都被“奧械裝備”給占領了。

就算是現在還沒有被占領,那也在被占領的半路上,包括日本陸軍中的奧械裝備比例也是越來越高。

沒有辦法,誰讓唯一的競爭對手法蘭西完蛋了麽?原本采購法械裝備的國家,一個個都被坑的欲哭無淚。

反法同盟的一道政令,直接摧毀了法蘭西的全部軍工業,相關機械設備都被聯軍拆的拆、砸的砸。

莫說是更換零配件、維修的售後服務了,就連彈藥都是用一發少一發,根本就沒有辦法補充。

手頭上家夥事兒,真正意義上的都變成了燒火棍,想不換進行大規模裝都難。

伴隨著各國陸軍的裝備更新換代,本就是市場主流的“奧械”武器裝備,很快就擊敗了眾多對手脫穎而出,成為了世面上唯一的主流裝備。

時至今日,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的陸軍中,都能夠看到“奧械”裝備的影子。即便是英國龍蝦兵,都沒有能夠例外。

“主流裝備”之所以稱之為主流,不光是武器裝備的性價比高、適用範圍廣,更重要的還是後期維護方便、彈藥采購容易。

任何行業,一旦形成了規模集成效應,後來者想要出頭都是非常困難的。

即便是某個國家,靈機一動搞出了一款更先進的武器,也改變不了大局。

武器裝備也是講究配套的,只有最適合的才是最好的,而不是最先進的最好。

兩邊一起賣軍火賺錢,擺明就是想要讓日俄兩國兩敗俱傷,以便從中牟取暴利。

在國際上,這差不多是一個公開的秘密,各國高層該知道的基本上都知道了,包括沙皇政府也不例外。

知道歸知道,需要尋求支持的時候,俄國人還是第一個想到自家的“好盟友”。

玩兒政治的就沒有單純生物,大家都是無利不起早的主,要說維也納政府沒有算計,打死俄國人也不會相信。

相比那些看不見的陰招,俄國人還是更喜歡這種擺在明面上的“牟取暴利”。

畢竟,沙皇政府的錢大都是從神羅借的,維也納政府想要收回債務,就不能看著他們戰敗。

在大多數時候,這種判斷沒有問題。當債務多到一定程度之後,那就變成了“欠債的是大爺”。

只要維也納政府不想因為俄國人債務違約,引發國內金融市場動蕩,甚至是金融危機,那就必須要拉他們一把。

可惜這次是一個例外,誰讓俄國人遇上弗朗茨這個來自“信用貨幣時代”的怪胎,根本就不把借出去的錢當成一回事。

對比後世各國央行大水漫灌的財政政策,俄國人那點兒債務,還真不算什麽大事。

只要擊敗了英國人,奠定了神盾的國際貨幣霸主地位。就算是俄國人債務違約,引發了金融危機,那也可以學習老美,拖人下水一起分攤損失。

……

看了看文件上標注的價格,弗朗茨滿意的說道:“告訴俄國人,作為一個崇尚自由貿易的國度,神聖羅馬帝國反對一切破壞自由貿易的行為。

帝國同遠東帝國之間的貿易,任何個人、組織或者是國家政府都無權過問,日本人自然也不能例外。

對了,運輸通道打通了麽?不要協議都達成了,最後卻無法按時進行交易,那就砸招牌了。”

“走私”是不存在的,作為世界霸主,維也納政府從來都是最守規矩的。

所以“軍火貿易”也是不存在的,有的只是神聖羅馬帝國同遠東帝國之間的普通商業貿易,和正在進行的日俄戰爭一點兒關系都沒有。

至於普通商品,為什麽最後變成了武器裝備,或者是各類戰略物資,那就要去問上帝了。

誰要是對這個問題好奇感興趣,可以自己去找上帝問個明白,維也納政府甚至還能夠幫忙報銷路費。

相比外界可能產生的“好奇心”,弗朗茨反倒是更關心運輸。幾十萬軍隊的戰略物資消耗,可不是一筆小數字。

如果是在神聖羅馬帝國內部,要運輸這些物資,無論是用船舶,還是火車都可以輕松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