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不斷下降的預期(第3/3頁)

提起“神羅帝國議會”,坎貝爾就暗自羨慕不已。同樣是議會,兩者之間的區別太大了。

神羅帝國議會做出一項決策,最快只需要幾個小時,最慢也不會超過半個月。

這樣的效率,那是英國議會萬萬也不可能實現的。

如果不是因為議會通不過,坎貝爾都想要效仿神聖羅馬帝國在《議會法》中增加效率條款,強制規定議會必須在一定期限內做出決策。

想想就行了,神羅帝國議會才多少議員,不列顛議會又有多少人,兩者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人多力量大,但是人多也會強行“降智”。別的不敢確定,只是在吵架的時候,絕對是人越多場面越感人。

對比只有幾十人的神聖羅馬帝國議會,人丁興旺的英國議會,明顯要更難管理一些。

坎貝爾的話音剛落,就有一名反對派的議員跳了出來,質疑道:

“首相閣下,我們都知道帝國正在面臨挑戰,但這不等於納稅人的錢,就可以被隨意揮霍了。

一次性增加7000萬英鎊的軍費預算,還僅僅只是一年,閣下莫非覺得英鎊就是草紙,我們想印多少就印多少?

既然敵人增加了5000英鎊的軍費預算,那麽等額跟進就是了。難道在同等條件之下,皇家海軍還怕他們不成?”

時代在變化,大家的心裏預期同樣在發生變化,皇家海軍的發展規劃也是不斷的降低標準。

先是從最初的三強戰略,變成了兩強標準,接著又降低到了對老二5:3,再然後是10:7、4:3。

咬牙支撐到了現在,很多人的心裏預期,再次發生了降低。頗有幾分一戰後,英國政府對美國人態度。

剛開始強硬,準備憑借皇家海軍壓制美國人,嘗試了一下發現自家的錢包不夠鼓,被迫做出了退讓。

現在雖然沒有到那一步,可是皇家海軍每年不斷膨脹的軍費,還是讓英國政府有些吃不消。

如果僅僅只是堅持幾年,那麽憑借不列顛積累下來的底蘊,自然不是問題。

可是神聖羅馬帝國大勢已成,一時半會兒根本就PK不下去。這場突然爆發的海軍軍備競賽,誰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夠結束。

參考英法百年戰爭,很多英國人都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打算,準備憑借海峽優勢慢慢耗下去,等待歐洲局勢發生變化。

如果擱在一百年前,這樣的計劃自然沒有問題。可惜現在時代不一樣了,真要是長期耗下去,反倒是不列顛更加吃虧。

皺了皺眉頭,坎貝爾無奈的解釋道:“閣下只看到了軍費預算,卻忽略了實際情況。

盡管我們擁有全世界最先進的造艦工業,但是我們建造軍艦的成本,還是要比奧地利人高出10%~15%。

軍艦建造是一項復雜的工程,每一艘軍艦的誕生,背後都牽扯到了上百個行業。

不管我們原不願意承認,在整體工業產業鏈上帝國確實落後與神聖羅馬帝國。

不光是軍艦建造,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後期維護軍艦成本,我們均比敵人略高一些。”

沒有辦法的事情,軍艦這種牽扯相關企業眾多的行業,不得不受工業體系的影響。

作為世界第一工業強國的神聖羅馬帝國,在這方面明顯更占便宜一些。

同樣功能的零配件,神聖羅馬帝國的生產成本,就是要比其它國家更低一些,並且越是技術含量高的配件,這種成本優勢越明顯。

在自由貿易時代,沒有任何限制,英國造船廠可以同樣從神羅采購零配件,無非是多點兒運費,成本上不存在明顯劣勢。

可是伴隨著自由貿易體系的崩潰,這種好日子就一去不復返了。進口需要支付高昂的關稅,喪失了性價比。

原本被逼到破產邊緣的本土企業,好不容易才翻了身,現在自然要補補血了。

零配件采購價格上去了,造船廠報出來的單價,自然也上去了。

為了行業的健康發展,這筆單只能由英國政府來買。想要把成本降下去,那就只能等相關企業完成技術革新。

當然,成本雖然增加了,還是不至於直接增加40%那麽過分。

坎貝爾的解釋,更多還是為了轉移議員們的視線,以便獲得更高的軍費預算,保證對神羅海軍的絕對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