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虛虛實實

計劃總是沒有變化快,原本準備坑俄國人一把弗朗茨,剛剛采取行動就宣告計劃失敗——經濟危機來了。

自由貿易體系崩盤,損失最大的是神羅不假,但是最先崩潰的卻是法蘭西。

沒有辦法,先是歐陸戰爭的毒打,接著又被俄國人禍害了一波。家大業大的法蘭西,也被折騰的沒了脾氣。

俄軍撤離之後,在維也納政府的幫助下,法國經濟也開始緩慢恢復。

一切都向好的方向發展,可惜巨額的債務壓身,破壞了法國經濟生態的健康成長。

經濟恢復的紅利,除了增加就業,滿足民眾基本需求外,剩下的都以賠款的方式進入了反法同盟各國的腰包。

自由貿易體系崩盤後,歐洲各國的經濟都受到了沖擊,法蘭西自然也不例外。

沒有足夠的經濟護城河,脆弱的經濟直接在第一波沖擊中崩盤,直接引發了經濟危機。

在自由貿易體系下,歐洲各國的經濟聯系已經非常緊密了,不是一下子就能夠中斷的。

法國經濟出現危機,歐洲各國也免不了受牽連。不等弗朗茨反應過來,經濟危機就開始席卷歐洲大陸。

經濟危機總是伴隨著產能過剩、商品滯銷,這次也不能例外。大家都在為產品滯銷而發愁,炒高戰略物資價格自然成了夢幻。

不知道該說日俄兩國的運氣好,還是運氣不好。

在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下,日俄兩國共同面臨的財政問題,現在已經不再是問題。

有利就有弊。為了轉移國內的危機,不列顛和神羅都會支持兩國血拼,這就意味著日俄戰爭會空前慘烈。

恰好,日俄兩國都是死得起的主。理論上來說,只要錢和物資給足了,兩國就能夠一直廝殺下去。

什麽時候結束,那就要看心頭那口氣,什麽時候泄下來。

當然,估計不等他們承受不住,後面的金主就要先退縮了。

畢竟,日俄兩國政府是沒得選擇,倫敦政府和維也納政府還是清醒的,要權衡利弊得失。

雙手輕輕的敲擊著太師椅,弗朗茨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不同於向不列顛伏低做小的日本,隔壁的沙皇政府可是一個大無賴,有借無還幾乎是百分之百發生的。

俄奧兩國是盟友,支持盟友是義不容辭的。所以錢肯定還是要借的,但是維也納政府也必須要有一個止損線,不能無限度的投入。

這個度可不好把握,饒是弗朗茨做了這麽多年皇帝,也無法輕易下定決心。

錢不錢的不是問題,關鍵在於國家不是一個人的國家,哪怕是皇帝也必須要考慮國民的反應。

作為盟友,政府支持沙皇政府,大家都能理解,可是每個人願意支持的力度,或者說心裏預期都不一樣。

一旦過了大多數人的底線,內部就會引起反彈。作為一名合格的君主,這些問題,必須要考慮進去。

不光是神羅需要面對,英國政府同樣需要考慮,甚至需要考慮的更多。

俄奧同盟持續了幾代人,神羅內部有一大幫子親俄派,大部分民眾對俄國人的印象還不錯。

不列顛就不同了,英日同盟那是什麽鬼?估計百分之九十九的英國人,都不願意承認自己和日本是盟友。

沒別的原因,純粹就是覺得和一個遠東土著國家結盟——丟人,配不上不列顛世界帝國的排面。

尤其是前不久日本的騷操作,將“野蠻”的形象暴露了出來,更是令傲氣的英國民眾無法接受。

和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一樣,權力也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的,所以反對無效,英日同盟繼續。

沉思了半晌功夫後,弗朗茨緩緩說道:“備戰吧!”

坐在對面的腓特烈臉色大變,這個時候“備戰”,可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備戰”,而是意味著英奧決戰要提前了。

按照原計劃,同不列顛的決戰會在十年後爆發,日俄戰爭只是世界大戰前的一次演練。

“為什麽要提前?”

腓特烈脫口而出道。

幸好這裏就他們父子,要不然問“為什麽”的就不光是腓特烈了。

和不列顛相比,神羅在發展潛力上擁有明顯的優勢。可以說決戰時間拖得越長,對神羅就越有利。

如果不列顛是日本模式,早就鋌而走險,提前對神羅動手了。

事實上,不列顛和神羅之間的霸權爭奪,能夠拖到現在都沒有爆發,也得益於英國政客們的理智。

明知道等下去,對不列顛越來越不利。但是沒有辦法,神羅大勢已成,最多把他們關在地中海,龍蝦兵根本就不敢登陸。

對政客們來說,無法贏得最終勝利,卻要承擔失敗的風險,這樣的冒險無疑是不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