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忙於內鬥的沙皇政府

聖彼得堡,日本政府突然宣布斷交的消息傳來,沙皇政府上下都懵逼了,全然一副——日本人怎麽敢……

不管是為什麽敢,反正事情都發生了。除了生氣之外,沙皇政府也只有面對現實。

就在沙皇政府走出懵逼狀態,叫囂著要給日本人點兒顏色的時候,更令沙皇政府無法忍受的事情發生了。

1904年2月8日,日本人直接不宣而戰,向遠東地區的俄軍發起了進攻。

好了,日本政府幫沙皇政府做出了選擇。到了這一步,也沒什麽好爭論的,不管願不願意都只能戰了。

當然,暫時性戰略收縮放棄遠東,等待西伯利亞鐵路通車後再和日本人清算,或許是更理性的選擇,但是沙皇政府做不到。

沒有哪個大國能夠容忍國土淪喪不宣戰,沙皇政府真要是選擇隱忍,估計國內的民眾就要造反了。

戰鬥民族的傲氣可不是蓋的,什麽都能夠容忍,就是不能夠容忍沙皇政府慫。

從這方面來看,原時空將日俄戰爭的鍋扣在尼古拉二世頭上,那純粹是在冤枉人。

日本人都打過來了,沙皇政府總不能光挨打不還手吧?

當然,尼古拉二世也不是沒有責任。最大的問題在於戰略判斷失誤,一廂情願的認為日本人不敢發起進攻,沒有提前做戰爭準備。

現在的情況和歷史上也差不多,蝴蝶效應影響雖然大,可還是沒有能夠改變沙皇政府的主觀判斷。

若不是前線發了戰報,沙皇政府都不敢相信,日本人居然敢對俄羅斯帝國不宣而戰。

只能說日本政府選錯了進攻時間,要是在愚人節當天或者是前一天發起進攻,沙皇政府多半會將前線的戰報當屁給放了。

……

倒底是做了幾年皇帝,尼古拉二世的養氣功夫進步了很多,已經能夠勉強克制住自己的情緒。

“戰爭爆發了,政府有什麽計劃?”

了解尼古拉二世的人都知道,這種情況越是平靜,那就意味著沙皇越生氣。

盡管這次戰略誤判是大家共同做出來的,但是這口鍋政府必須要主動背起來。

首相謝爾蓋·維特上前一步說道:“陛下,以帝國在遠東的力量,很難擊敗日本人,短期內我們只能采取守勢。

當務之急是集中兵力,固守幾個戰略要地。等西伯利亞鐵路通車後,再派出大部隊增援。

接下來就是爭取獲得維也納政府的支持。雖然有俄奧同盟在,但那只是和奧地利簽訂的,並不能代表神聖羅馬帝國。

以弗朗茨大帝的作風,支持肯定會有的,但是具體的力度大小,那就要看我們接下來的外交手段了。

不過日本人這次不宣而戰,不僅違反了國際慣例,同樣也是對維也納體系挑釁,估計維也納政府現在對日本人也非常不滿。

要是能夠獲得維也納政府的全力支持,那麽接下來爭取國際社會支持,也要容易得多了。

不管怎麽說,我們畢竟也是歐洲國家,沒有哪個歐洲國家希望看到歐洲輸給日本土著。

前面的菲律賓戰爭,就是一個例子。為了白人世界的顏面,先天上歐洲各國應該會更傾向於我們。

如果可能的話,最好是拉上西班牙。菲律賓戰爭剛過去不到十年,要是有機會,西班牙人是絕對不會介意痛打落水狗的。

有了西班牙相助,登陸問題也不再是困難。有神羅牽制著英國人,帝國海軍和西班牙海軍聯手,擊敗日本海軍還是不難的。”

總體上沒有錯,細節上卻處處是漏洞。

固守戰略要地,也就說起來輕松,真要是做起來就要面臨的問題就多得去了。

首先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物資”。俄軍雖然在遠東囤積了一部分物資,但明顯不足以支撐到西伯利亞鐵路通車。

原時空很多鍵盤俠噴俄軍指揮失誤,殊不知很多“失誤”都是不得不為之。

再大的戰略也沒有肚子重要,指揮官首先要做的不是贏得戰爭,而是要想辦法填飽士兵的肚子,滿足戰略物資供應。

兵力分散的時候,還可以就地補給一部分物資,一旦兵力集中了起來,那就要考驗後勤了。

爭取國際社會支持,那就更玄妙了。西班牙是西班牙、俄羅斯是俄羅斯,在歐洲世界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

歐洲世界確實不希望看到白人敗給土著,但這只是民間的想法,並不代表各國政府的立場。

各國政府當初願意支持西班牙,那是因為沒落的西班牙對大家沒有威脅,又有神羅領頭尋日本人的晦氣,大家自然樂得做個順水人情。

換成俄羅斯帝國就不同了,就連神羅都對俄國忌憚三分,剩下的國家就更不用說了。

扯上“歐洲”的大旗也沒用,關於俄羅斯帝國究竟算歐洲國家,還是算亞洲國家的爭論,後世都沒有搞明白,現在就更不用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