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坎貝爾改革(第2/3頁)

不同於以往,有了神聖羅馬帝國在其中搗亂,不列顛已經沒有阻攔聯盟國發展紡織業的能力。

到了這一步,雙方的間隙已生。再怎麽重視兩國關系,也抵不住利益上的沖突。

維也納政府可以幫助聯盟國發展紡織業,倫敦政府卻是萬萬不可能幹的,要不然國內的利益集團非得政變不可。

拉攏一個存在核心利益沖突的國家做盟友,遠不如拉上一個利益沖突相對較小、實力更強的國家做沒有合算。

畢竟,接下來要和神聖羅馬帝國爭霸,搞不好還要打上一仗,盟友不給力可不行。

“嘴炮一時爽,事後火葬場”。

現在的坎貝爾,就有幾分這種感覺。前面噴得爽了,到了自己上位後,居然還要延續前任的外交政策。

如果說只是外交上的麻煩,坎貝爾首相倒也應付得過來。政客嘛,臉皮厚只是標配。“說一套,做一套”,完全是常規操作。

最令坎貝爾揪心的還是穩步下滑的國內經濟,以及日漸加劇的社會矛盾。

當然,這些問題坎貝爾也不是完全沒有準備。作為改革派的領袖,坎貝爾早在數年前就提出了改革意見。

這個世界從來都是喊口號容易,想要辦實事難。

“改革”,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自古以來的改革都是成功者寥寥無幾,絕大多數都是以悲劇收場。

上了位,坎貝爾才真切的體會到了時局艱難。現實的一切告訴他,不是前任政府不想改革,完全是碰觸到的利益太大,不敢輕易下手。

……

貿易部長勞合·喬治:“這是我們統計出來的上半年進出口貿易報告,情況非常的糟糕。

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的出口總額較去年同期同比下降0.46%,進口總額同比上升2.67%,貿易逆差增長了3個百分點。

這已經我們連續第三年出口貿易萎縮,和第十年貿易逆差增長。確切的說,從歐陸戰爭結束開始,帝國的貿易逆差就在一直增加中。

受出口萎縮和貿易逆差的影響,英鎊在國際上的地位,也受到了沖擊。

尤其是在歐洲世界,各國紛紛采用神盾和黃金進行貿易結算,英鎊已經被邊緣化。

導致這一切發生的根本原因,主要還是國內的工商業制品,在國際市場上喪失了競爭力。

機械制造、電力設備、內燃機汽車工業等等,一系列的新興產業中,幾乎找不到帝國商品的影子。

即便是我們的本土,現在也充斥著神羅制造。如果長此以往下去,帝國的經濟早晚都會出問題。”

貿易逆差不是什麽新鮮事,從法奧完成工業化開始,不列顛就漸漸在國際貿易中處於逆差地位。

憑借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占據的先手優勢,這種逆差並沒有給英國人帶來災難,反而將英鎊推向了國際。

只是好景不長,伴隨著貿易逆差的不斷增長,問題就慢慢出現了。逆差過大,直接導致了財富外流。

畢竟,不是所有國家都願意接受英鎊結算的,想要靠印票子收割世界,不列顛還沒有那份兒實力。

伴隨著神聖羅馬帝國的崛起,神盾開始搶奪英鎊的市場,這種情況變得越發明顯。

大家都不是傻子,眼瞅著不列顛的貿易逆差越來越大,誰也不願意大規模持有英鎊,替英國人的消費買單。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已經不願意接受英鎊結算了。

英鎊在國際貨幣市場的份額減小,要平息貿易逆差,那就只能拿真金白銀去填這個坑。

盡管有殖民地可以掠奪,但是金銀不斷外流,仍然成為了困擾英國政府的一個難題。

想要改變這一切非常簡單,要麽把失去的市場搶回來,要麽搞新產品開辟新市場。

可惜這次的競爭對手是神聖羅馬帝國,武力威懾沒有任何作用,靠正常商業手段競爭根本就搶不回來市場。

開發新產品更加不現實,英國企業有那麽牛逼,也不會有出口貿易量萎縮。

勞工部長伯恩斯:“受經濟不景氣影響,國內的勞資沖突、就業問題,也變得尖銳了起來。

根據我們調查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們的失業率又上升了0.3個百分點。看似不起眼,但這已經連續五年上升了。

勞資沖突就更不用說了,看看外面罷工遊行的隊伍就清楚了。今年以來,明顯呈現出增加事態。

以倫敦為例,光千人以上規模的罷工,上半年就出現了16次,幾乎每個月都有遊行示威活動發生。

如果不是確定這是倫敦,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誤入了巴黎。這個罷工遊行頻率,簡直就是超乎……”

看得出來,伯恩斯是真的想要解決問題。作為第一位工人階級代表入閣的,哪怕只是為了政途,伯恩斯也必須要做出成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