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無畏艦——羅馬號

為了不被人漁翁得利,沙皇政府不想在這個時候挑起對英戰爭。作為風暴中心的不列顛,那就更不用說了。

沒事跑到陸地上和一個列強開戰,不列顛什麽時候這麽驍勇過?

就算是真的要打,那也是拉上一幫炮灰盟友一擁而上,單幹是不可能單幹的。

沙皇政府忌憚不列顛的實力,倫敦政府更忌憚毛熊的實力。最重要的是和俄國人開戰,打贏了沒多少好處,打輸了卻有可能賠上印度。

親身領教了阿富汗遊擊隊的厲害,英國政府對阿富汗地區已經不再留念。

可惜這些家夥也是欺軟怕硬,對付英印殖民軍的時候一個頂倆;遇上了不講道理的毛熊,阿富汗遊擊隊並沒有驚人的戰績。

這並不奇怪,阿富汗雖然民風彪悍,但是當地資源貧瘠,適合農業生產的土地有限,能夠養活的人口有限。

因為戰爭的緣故,當地的人口就更少了。沙皇政府又在阿富汗地區部署了二十多萬俄軍,當地軍民比例已經達到了1:10。

一個俄軍士兵看著十個阿富汗民眾,就算是想鬧也鬧不起來啊!再怎麽說,灰色牲口的戰鬥力還是要比印度殖民軍強悍得多。

如果不列顛當年駐紮在阿富汗地區的軍隊都是主力,而不是英印軍團,也不會被遊擊隊欺負的那麽慘。

畢竟,這年頭的國際輿論只關注歐洲,對海外殖民地上發生的事情,各國都是默契的裝作看不見。

當然,這只是想想而已。不列顛的陸軍總兵力都不到二十萬,如何能夠派出二十多萬去阿富汗地區駐紮?

雖說陸軍比海軍要便宜一點兒,但是仍然改變不了軍隊是吞金獸的事實。

除了俄國人這個例外,在和平年代,即便是歐洲陸軍大國也不過養著五六十萬常備軍。

一次性派出二十多萬部隊前往一個地區駐紮,即便是維也納政府都會感到壓力,英國政府就更不用想了。

正是因為做不到,所以在歐洲局勢大變後,英國政府才會放棄如累贅一般的阿富汗大部分地區,同俄國人暫時性妥協。

要是沒有這些問題,英國政府咬牙死撐下去。以不列顛的財力,加上印度地區的人力,耗下去先被拖垮的肯定是俄國人。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而政治則是利益的延續。英俄兩國政府都認為現在爆發戰爭,不符合自身的利益,戰爭自然是打不起來。

挑撥離間只能惡化英俄之間的關系,並不能真正左右兩國政府的決策。即便是神羅在沙皇政府中的影響力非常大,也沒有到替他們做決策的地步。

……

親自組織實施的第一波國際戰略計劃破產,除了略微感到失望外,腓特烈並沒有沮喪。

挑起英俄戰爭,本來就是小概率事件。

即便是早在九年前,維也納政府就開始做了準備工作,幫助俄國人修築了中亞鐵路,那也只是惡化了英俄關系,略微增加一些成功率。

甚至為了不讓自己的意圖暴露得太過明顯,在主幹線通車後,第一時間就撤離了奧地利鐵路公司的技術人員。

然而,這還是沒有用。本身就是一個陽謀,再怎麽掩飾也改變不了維也納政府想要挑起英俄戰爭的事實。

在這種背景下,失敗才是正常的。眼下僅僅只是一個開始,最多只能算是一次試探。

英俄戰爭現在不爆發,並不代表著未來也不會爆發。戰爭的種子已經埋下了,現在就等著生根發芽了。

……

七月,透過蔚藍的天空,太陽如同大火球般照烤著大地,蒸發了雲彩,天空顯得格外的高。

炎炎烈日下的“的裏雅斯特港”,今天卻顯得格外熱鬧。不知道從什麽地方來的衛兵,將碼頭圍得水泄不通。

這些都沒有影響到當地民眾看熱鬧的心,仿佛已經是司空見慣,只是驚呆了初次到來的客商。

看著街道上不斷增加的大兵,怕麻煩的杜成恩果斷的帶人回旅店,生怕惹來了滔天大禍。

沒有辦法,這年頭的國際環境,對華商那是相當的不友好,不得不謹小慎微。

背後沒有國家撐腰,又趕上了種族歧視最嚴重的時代。從事海外貿易,那就是拿生命在冒險。

蘭芳自治省的出現,也僅僅只是略微改變了這種情況,並沒有真正扭轉局面。

沒有辦法,權利從來都是自己爭取來的。作為一個法制國家,既然接受了蘭芳自治省,自然要承認蘭芳戶籍。

但是這種承認,僅限於神聖羅馬帝國自己承認。到了國際上,認可度依舊不高。

或者說就算是被承認,也難扯上神聖羅馬帝國的虎皮,歸根究底還是華商遇到了問題,最先選擇的就是息事寧人。

一方面是這年頭信息傳遞不便,想要證明自己的國籍非常困難;另一方面則是長年受欺壓,讓華商不想同政府官員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