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被動的妥協

隨著勞務派遣的不斷展開,失業浪潮得到了有效遏制,社會治安逐步好轉,歐洲大陸的局勢也漸漸趨於穩定。

事實再一次證明了:解決不了問題,解決制造問題的人也一樣。

一切都向好的方面發展,這樣的結果,除了野心家外,社會各界都很滿意。

唯獨日本人不滿意。歐洲局勢趨於穩定,打破了他們全部的幻想。指望西班牙爆炸,成為了泡影。

不光是西班牙炸不了,日本國內反倒是出現了爆炸的跡象。

“米騷運動”,已經從東京蔓延到了全國,上百萬人參與到了這場“搶米”運動中。

盡管日本政府果斷派兵鎮壓,控制住了局勢,可血腥也阻擋不了饑餓。

只要不能解決民眾們的肚子問題,“米騷運動”就不可能真正停下來。

日本政府不是沒有為此做過努力,問題是歐陸聯盟的經濟封鎖真的開始了。西班牙人狐假虎威,打著聯盟的旗號四處緝拿“通日商船”。

為了震懾資本家,西班牙人甚至搞出了一個通敵黑名單。不管是哪國商船,只要被證實向日本政府運輸物資,就要上黑名單。

這可不是一時之氣,而是真的記在了小本本上。往後在海上行船的時候,遇不到西班牙海軍就算了,遇上了那就等著上報紙吧!

海上風暴、海盜、魔鬼海失蹤之謎,都可以安排上。這些套路,早在英西海上霸權爭奪的時候,西班牙人就學會了。

雖說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就能夠促使資本家冒著殺頭的風險,觸犯任何罪行;但日本政府也要給得起百分之三百的利潤才行。

別的物資也就罷了,糧食可是大宗商品。真要是給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就算是把糧食運了進來,日本民眾也吃不起啊!

在這種背景下,繼續拖延時間明顯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尤其是距離歐陸聯盟給出的最後撤軍時間越來越近,伊藤博文的壓力就更大了。

底線從來都是用來突破的。

最初的時候,東京政府還想要在南洋地區留下幾個小島,也不枉南下了一場。

後來發現不行,日西仇恨結大了。就算是留下幾個小島,一旦日軍主力撤出,也別想能夠保得住。

割地做不到,日本政府又將目標放在了索要賠款上,即:贖買費。

遺憾的西班牙人也窮得叮當響,總不能指望他們借錢給日本人當贖買費吧?

縱使馬德裏政府願意進行妥協,作為幕後金主的維也納政府也不願意借出這筆錢。

底線,只有一次和無數次的區別。只要突破了第一次,後面就能夠持續突破。

到了現在,伊藤博文已經不奢望索要賠款了。只要西班牙人不搗亂,讓他們把搜刮的財富順利運回去就行了。

菲律賓群島可是富庶地,日軍在島上搜刮的財富,或許填補不了戰爭的開銷,但是填上一半的窟窿還是有希望的。

別的不敢保證,至少國內的糧食危機可以平安度過。至於搜刮一空之後,島上的民眾吃什麽,那就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了。

越是到關鍵時刻,談判桌上的火藥味就越重。每一次讓步都伴隨著大量的利益流失,這是日西兩國都不願意接受的。

至於參與調停的各國,雖然各自表明了立場,但是大家還是要面子的,調停者中有所傾向也就罷了,直接下場去參與撕逼,那就落了下乘。

日西戰爭牽扯到的各國利益不多,幫西班牙更多的是出於政治需要,想要大家出全力是不可能的。

一分錢一分貨,西班牙能夠拿出的利益,只夠大家幫忙搖旗呐喊。

能夠逼迫日本放棄菲律賓群島,那都是維也納政府從中斡旋的結果。想要獲得更多的利益,那就只能由西班牙自己去爭取了。

不列顛的態度也差不多,保住日本這個名義上的小弟不被幹掉就行了,至於其它細節問題,那就和倫敦政府沒關系了。

某種意義上來說,能夠做到這一步,不列顛已經非常夠意思了。

英國政府引日本南下是為了替法國人減輕壓力,要對付的奧屬南洋,可沒有讓日本人入侵菲律賓。

盡管造成既定事實後,英國政府默認了這一結果。但是自作主張就是自作主張,英國人雖然沒說什麽,但是心裏不滿肯定是有的。

某種意義上來說,日本政府的自作主張,也打亂了不列顛的戰略部署。

若不是日軍南下入侵菲律賓,西班牙也不會下定加入反法同盟的決心;沒有西班牙加入,反法同盟的四面圍攻戰略也無法成功。

沒有匯聚戰略大勢,拿破侖四世也不會絕望,更不會急匆匆的甩鍋跑路。

拿破侖四世不跑,法蘭西也不會那麽快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