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忍痛割肉

政策刺激經濟的手段雖然有些粗暴,但勝在簡單有效。維也納政府剛剛公布了“環線鐵路”計劃,市場就做出了反應。

1894年4月26日,維也納股市開盤,基建板塊就以高開7個點領漲大盤,中間一度突破20個點,最終以板塊漲幅11.6%收盤。

跟鐵路建設相關的鋼鐵、水泥、工程機械設備、銀行等板塊也紛紛跟著向上反彈。

受此影響,維也納股市大盤向上反彈3.62%,創下了自股災爆發以來的最大反彈。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股災爆發以來,維也納股市大盤就一路走低,最慘的時候較巔峰時期整體跌幅高達74.3%,即便是發生了反彈,大盤指數也只有巔峰時期的百分之三十。

大盤都跌得這麽慘,市場的信心崩潰到了什麽地步,可想而知。沒有辦法,自由發展的股市就是這麽任性。

相對而言,基建鋼鐵板塊還算好的。作為成熟型產業,市場的天花板擺在大家眼前,本身的估值就不高,又有戰後重建的大項目支撐著,自然跌不到哪裏去。

經過了這一波反彈,基本上恢復到了巔峰時期四分之三的市值,勉強算是走出了危機。

股災的重災區實際上還是新興的科技產業,沒有業績做支撐,僅僅一個“好故事”支撐起來市值,泡沫一旦被戳破那就跌得連他媽都不認識。

幸好套上馬甲,要不然弗朗茨現在都不敢出去見人了。科技進步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僅僅依靠個人的力量實在是太渺小了。

為了加快帝國的科技發展,弗朗茨義無反顧的選擇了讓企業上市融資。科學研究本來就需要運氣,所以往往一個項目都會有多個研究小組。

逮著一只羊薅羊毛,光效率太過低下,明顯滿足不了需求。不過這難不倒弗朗茨,反正這年頭又沒互聯網,一個故事多講幾次也沒關系。

從維也納到倫敦,歐洲但凡是大點兒的金融市場,都有皇室財團的科技公司上市。要不是海外市場不成熟,估計五大洲都是牧場。

雖然羊毛薅得有些厲害,但是對比同行來說,弗朗茨絕對是良心企業家。

不同於後世的高科技贏家通吃,現在才剛剛起步,隨便在一個賽道上通關,都可以成為一家“偉大的企業”。

唯一遺憾的成功率低了那麽一丟丟。最近三十年來,皇室財團投資上市的科技公司不下兩千家,其中四分之一的企業已經破產倒閉,還有百分之七十的企業在艱苦奮鬥,只有最後不到百分之五的企業過得很滋潤。

看數據就知道,這些高科技項目有多坑。沒辦法,誰讓弗朗茨前世是學渣呢?

很多時候項目上馬,都是皇帝腦袋裏靈機一動。具體技術肯定是沒有的,大多數時候連理念都沒有,有的只是功能需求。

比如說:可以冷藏的食物冰箱,能夠制冷、制熱的空調,能夠播放視頻的電視機,還有說不清楚搞不明白的計算機……

一系列的“高科技”項目,也不管超前了多少年,弗朗茨只管提出需求,然後由科學家進行評估。找不到頭緒,不知道從何下手,那就包裝起來上市融資。

反正故事都是好故事,冷藏食物的機器每個家庭都需要,可以調節室內溫度的機器同樣是市場潛力巨大。

至於能不能搞出來,什麽時候能夠搞出來?

抱歉,這是神聖的科學研究。只要理論上可以實現,講出來的故事能夠令投資者們相信,那就足夠了。

最終的結果非常明顯,越是超前的項目死得越慘。只有極少數幸運兒,能夠脫穎而出。並且這些企業,還有很大一部分跑偏了,靠無意中搞出來的副產品實現了盈利。

比如說:冰箱沒搞出來,反倒是冰庫技術突破了;電視機沒有造出來,電影放映機先問世了;空調的影子沒見到,風扇技術卻得到了提高……

幸運兒始終都是少數,絕大多數企業是主業技術上沒有突破,副業也沒有搞起來,只能靠不斷融資度日。

股災爆發前還好,有成功的例子刺激著,投資者們對高科技企業還是相對寬容的。包括很多資本財團,都忽悠進去跳坑。

畢竟,皇室財團搞出來的高科技企業,的的確確都是在搞科研。財務賬目也是整得明明白白,除了不賺錢之外,那就是妥妥的良心企業。

股災爆發後,一下子就原形畢露了。大家猛然間,才發現自己投資的公司是什麽貨色。

巨額的資金投入了進去,連續數年、乃至數十年都沒有盈利,或者是僅僅只保持著微利的企業,不是垃圾是什麽?

如果只是這樣也就罷了,畢竟還有一系列的專列技術在,沒準哪天就用上了。偏偏這些企業的估值還賊高,上百倍的市盈率,除了泡沫還是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