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精明的威廉二世

泡沫被戳破,作為經濟龍頭的神羅損失最大;作為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中第二大工業國的不列顛,損失自然是第二大了。

甭管政治上兩國是否已經對立,但是在經濟上大家早就綁在了一起。神羅帝國經濟泡沫嚴重,不列顛的經濟泡沫也少不到哪裏去。

事實上,歐陸戰爭結束後危機就該爆發的,只不過被各方勢力聯合壓制了下來。

維也納政府采取了措施,倫敦政府也沒有閑著。格萊斯頓內閣主政時期,不列顛的外交戰略近乎全面崩盤,要是經濟繁榮也沒有了,估計英國民眾會生撕了他們。

內閣想要平安的度過最後的任期,財團需要時間撤退,雙方一拍即合,人為制造了後半場的虛擬經濟繁榮。

原本該1893年就爆發的經濟危機,硬是被拖到了現在。如果不是維也納股市暴雷,估計危機還會向後延續。

在這種背景下,剛剛上任的羅伯特·塞西爾就悲劇了。屁股還沒坐穩,股災就來了,眼瞅著經濟危機也要爆發了。

這年頭英國實施的是自由經濟,政府是不能幹涉市場的。當然,這話聽聽就好了,要是認真那就輸了。

不能直接幹預市場,不等於完全就不幹預了。事實上,政府的經濟政策、法令法規都是影響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差別只在於幹涉力度的問題。

包括調整稅率、社會救濟、聯合財團救世、發動對外戰爭轉移危機等等,都是政府幹預市場的一部分。

“怎麽樣了,財團同意出手救市麽?”

由不得羅伯特·塞西爾首相不著急,自從經濟泡沫被戳破後,倫敦股市也步了維也納股市的後塵,開啟了連綿不絕的下跌模式。

不同於神羅那種保守國度,有一大幫的家族企業死死捏住股份不上市,不列顛可是金融業最發達的國度,但凡是上了規模的企業都是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更加容易獲得融資,有利於加快企業發展,後遺症就是企業要受股價波動的影響。

職業經理人的管理模式,看似非常科學,但公司的錢畢竟不是自己的。企業管理層為了在短期內獲得更高的回報,制定戰略的時候通常都比較激進。

平常時期還好,一旦股價大幅度下跌,企業融資變得困難後,激進的發展戰略往往容易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

相比之下,不上市、偏保守家族企業更喜歡穩紮穩打。雖然發展速度慢了一點兒,但是企業本身很少有大筆債務,大多數時間都保持著充足的資金流,沒有資金鏈斷裂的風險。

最最重要的是不上市的大企業,通常都是盈利能力良好、市場競爭力較強的優質企業,本身抗風險能力就是最強的。

具體可以參考文弗朗茨的皇室財團,拿出來上市的企業大都是高風險的科技企業、或者是盈利能力不足、發展前景不明朗的企業,以及發展潛力已經觸摸到行業瓶頸的企業。

真正利潤豐厚、或者是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的企業,一個個都窩在下面悶聲發大財,什麽時候發展到了行業上限瓶頸,什麽時候就是上市兌現的時候。

什麽共同成長、共同分享,這種騙人鬼話聽聽就行了。穩賺不賠的高收益買賣,自己捏在手中不好麽,幹嘛要拿出去分享?

或許有企業做到了,但這樣的企業卻是鳳毛麟角,上千家上市公司中也就那麽百八十家,絕大部分企業上市後都是表現平平。

能夠一直穩定運營、跑贏通貨膨脹、跟上國家經濟發展速度、沒有暴雷的企業,都是良心企業。

要是台下這些優質企業全部上市,縱使市場給出的估值再怎麽低,以神聖羅馬帝國的經濟體量,維也納+法蘭克福兩大金融中心的規模也不可能比倫敦小。

在這種背景下,股市下跌最慘的神聖羅馬帝國,在經濟上受到的沖擊反而沒有不列顛的大。

經濟大臣阿奎納搖了搖頭:“非常遺憾,他們拒絕了我們的提議。財團認為目前的股市仍然存在泡沫,現在出手拉升股價存在非常大的風險,還需要再等等。

如果政府真的要他們出資救市,財團還提出了條件,那就是必須要聯合維也納一起出手,他們擔心被人漁翁得利。”

羅伯特·塞西爾眉頭一皺,不爽的說道:“再等等,再等下去企業都破產了,還救個屁的市。聯合維也納一起出手,虧他們想得出來。

現在的情況非常明顯,歐陸戰爭後神聖羅馬帝國經濟出現了大問題,現在正處於經濟調整期,有沒有這次股災他們都會爆發經濟危機。

而我們不一樣,只是被牽連進去的倒黴蛋。如果不能穩住股市,就要陪著他們一起經歷經濟危機。

不把大家一起拖下水,維也納政府會出手救市才怪,他們現在就恨不得把所有人一起拖下水,替他們分擔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