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壟斷集團

皇家一號的誕生,可不僅僅只是一件奢侈品那麽簡單,更不是下面的人為了拍皇帝馬屁才重金打造的。

畢竟是自家的產業,最後買單的還是弗朗茨本人。沒有皇帝本人的允許,那是要被追究責任的。

毫無疑問,奧地利汽車集團傾盡全力打造這輛超豪華轎車,肯定不是為了炫富。

弗朗茨不可能開著這輛車出去兜風,甚至關於這輛車信息,都不會向外界公開。

提出這項要求,除了推動汽車技術發展外,更多的還是對國內的工業實力進行一次檢驗。

作為一名被各種信息轟炸過的皇帝,弗朗茨非常清楚數據、報表都可以憑空捏造,唯獨擺在眼前的實物造不了假。

這年頭全世界,都只有奧地利擁有完整的汽車工業,別的國家都還跟在後面吃灰。

就算是下面的人想要造假,都沒有發揮的空間。

看在皇家一號的面子上,弗朗茨還親自視察了奧地利汽車集團最大的汽車生產基地——布拉格汽車廠,全速運轉能夠做到年產汽車2萬輛。

這個數字放在後世一點兒都不奇怪,隨便一家汽車工廠都能夠輕松做到。

然而,就是這家平均下來每天只能生產不到55輛汽車的工廠,已經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車工廠,沒有之一。

事實上,比這還要誇張。就這不起眼的每年2萬輛小汽車產能,已經占據了奧地利汽車工業全部產能的三分之一。

這家布拉格汽車廠的產能,直接超過英法兩國汽車產能的總和,和除奧地利之外的所有國家汽車產能相當。

好吧,這是弗朗茨開掛的結果。目前全世界能夠工業化生產汽車的企業,就只有奧地利汽車集團獨一無二的一家。

沒辦法,下手的早就是優勢。在大家都沒有重視汽車產業的時候,弗朗茨就開始砸錢了。

奧地利汽車集團從一開始就埋頭在實驗室搞研發,根本就沒有對外公布過消息,同行們都沒有反應過來。

不對,確切的說在產品問世前,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同行。

在此之前,大家都是奔著蒸汽汽車研發去的。和奧地利汽車集團的內燃機汽車,完全就是兩個物種。

原時空最早的內燃機汽車上市,還是1888年的事情,這位開歷史先河,在後世牛逼哄哄的奔馳汽車創始人,還不知道在幹啥。

美國最早的汽車公司奧茲莫比爾,1897年才成立;日本最早的汽車公司卡迪拉克,1902年才注冊。

……

等奧地利汽車集團第一款產品——“甲殼蟲”上市銷售後,大家才猛然間發現,原來汽車還可以這麽造。

沒有競爭對手的奧地利汽車集團,自然是一騎絕塵,一躍成為汽車領域的霸主。

毫無疑問,在專利保護覆蓋不到全世界的背景下,跟風者很快就出現了。

自己研發一時半會兒搞不出來,可是拿著模板抄襲,還山寨不了麽?

然後,奧地利汽車集團的第一批產品,大都是成為零件,為世界汽車工業發展添磚添瓦。

本質上來說,這也只是理念上的突破。只要打開了腦洞,工業強國都能夠造出汽車來。

只不過汽車並不是簡單的組裝就完事了,拿到了生產技術,不等於就能造出質量合格的車來。

還需要相關的產業配合,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最後的結果都是悲劇。

跟風者們很快就發現了這一點,然而讓他們同時研發多個領域的技術,攻克一系列的難關,又實在是太為難人了。

光前期投入的巨額資金成本,就不是一般企業和個人所能夠受得了的。

畢竟這年頭汽車市場很有限,金融財團們還看不上這點兒零頭小利。

資本最喜歡的幹得事情,是等果實快要成熟了,就直接上去摘果子,而不是自己跑去種果樹。

實體巨頭們,又大都受限於經營觀念,一般都專注於自己所在的領域,就算是擴張,也是進入相關產業。

這是無數經典案例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貿然跨界進入一個陌生領域,失敗的幾率遠高於成功。

在無法預估風險之前,一般人都會選擇觀望。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兜裏沒錢。

現在家用汽車市場才剛剛起步,前景怎麽樣尚且不明朗,誰也不能保證今天的內燃機汽車會不會是昨天的蒸汽汽車。

汽車工業正處於燒錢階段,相當於剛種下小樹苗,距離開花結果還遙遙無期。

然後,自然是手工打造了。大規模工業生產技術難度太高,想要山寨也必須要有工業支撐,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

相比之下,手工打造就要簡單的多了。零配件精度不夠,就讓人工上去打磨。發動機馬力不夠,就增加氣缸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