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敵友難分

盡管英國政府沒有直接跟進,但他們進入議會吵吵吵模式,還是嚇壞了很多人。

稍微有點兒政治頭腦的都知道,這是沖著誰去的。

一旦喪失了英法兩個糧食消費市場,奧地利的出口總額將會銳減六分之一。

以農業為主導的俄國人更慘,能保住一半的貿易出口額,都算是上帝保佑。

在慘烈的市場競爭下,生產力落後的俄國農業,因為生產成本的關系,將直接喪失市場競爭力。

偏偏沙皇政府還不敢推廣新農業技術,因為產能不等於收益,糧食賣不出去,再高的產量都是白搭。

甚至連產業升級,沙皇政府都不敢搞,這和上一次農業危機中的奧地利差不多。

受限於國內經濟發展水平,弗朗茨發展畜牧業都要悠著點兒走,生怕再來一次畜牧業產能過剩。

奧地利的畜牧業大發展,還是最近兩三年才興起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經濟發展,民眾的購買力增強了。

先有市場需求,再有商品生產。這個順序不能搞顛倒了,要不然會出大亂子的。

沙皇政府急了,維也納政府也急了。只不過俄國人是真著急,維也納政府只是做做樣子。

外交口號喊得驚天動地,政府一陣操作猛如虎,實際效果卻是0.5,看起來就像是陷入了手忙腳亂中。

比如說:在法國人宣布大農場計劃後,維也納政府就宣布:暫停農產品加工企業的資質審批。

在得知英國議會開始討論是否跟進的時候,維也納政府再次發布了農業轉型通知,建議民眾削減糧食種植面積,以應對農業危機。

直接後遺症就是,國內的農業公司股價大跌,就連一些影響不大的食品生產企業,也跟著受到了牽連。

當然,經濟危機剛過去沒多久,現在的股價本來就不高,跌也跌不到哪裏去。

說白了,法國人也只是公布了一個計劃,具體怎麽實施,巴黎政府自己都還沒弄明白。

資本家不肯投資,必須要政府親自上的賠本買賣,可不是說起來那麽簡單。

具體怎麽操作,大家都沒有經驗。政府直接派官員去管理,會大幅度提高行政成本,腐敗也是一個大問題。

萬一最後搞出了天價糧食,搞得民眾都吃不起,那就麻煩大了。

承包給資本家看似簡單,可問題是資本家的節操,實在是難以令人放心。

拿一個空殼項目,騙政府的補助,最後從國外進口廉價糧食回來填坑,巴黎政府就成冤大頭了。

監管說起來簡單,可問題是農場建在殖民地,法國政府雖然直轄管理,但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就注定了中央政府控制力不足。

除了管理上的問題外,殖民地上的土著也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法屬非洲不是奧屬非洲,大部分土地都是有主的。

避是避不開的,總不能把農場都放在荒無人煙的沙漠吧?

沙漠農業到了21世紀,都處於研究階段,這年頭法國人還開不了掛。

直接驅逐也不行,一個不好殖民地又要狼煙四起。有了埃及叛亂的前車之鑒,法國政府不得不慎重。

畢竟土著叛軍好對付,有外力支持的土著叛軍就不一樣了。要是再多來幾次埃及叛亂,法國政府也沒錢搞大農場計劃了。

這麽多的問題需要考慮,一個操作不好,法國人的大農場計劃就會淪為笑柄。

英國人就更不用說了,稍微了解英國議會的人都知道,一年半載能夠統一意見,那都是超水平發揮。

這種大戰略,吵上三年五載都是有可能的。尤其是各大糧食生產國,都已經發動自己的力量在遊說英國議會。

很多人還期待著翻盤,甚至有人認為:英法只是在待價而沽,利用“糧食自足計劃”逼迫俄奧兩國在國際政治中讓步。

支持這個說法的人還不少,包括英法兩國內部,都有不少人這麽認為。

維也納宮,隨著英法“糧食自足計劃”的傳出,弗朗茨也感受到了壓力。

從民間到政府內部,都有一股和英法談判解決紛爭的呼聲。

畢竟這是保密計劃,除了少數高層外,其他人都是一無所知,發生這種事情幾乎是必然的。

受此影響,1885年8月16日,維也納政府還照會了英法駐奧地利公使,進行了一次深入溝通。

在維也納政府故意露出一絲妥協讓步的意思後,自以為找到了奧地利軟肋的英法,自然要獅子大開口了。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談不攏就談不攏。維也納外交部正處於焦急並劃水中,樣子工作做了很多,實質談判中依舊強硬。

弗朗茨難以置信道:“俄國人要退出自由貿易體系,消息確定麽?”

法國人已經退出自由貿易體系了,合眾國也退出了自由貿易體系,要是俄國人再退出自由貿易體系,估計這玩意兒就要壽終正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