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引爆(第2/2頁)

爆發經濟危機的條件,已經具備了。本來奧地利自身就陷入危機中,國際市場又不好,上帝都沒有辦法阻止危機爆發。

望了望窗外,弗朗茨狠了狠心:“那就早點擠掉這顆毒瘤!”

毒瘤這玩意兒,越早治療,恢復的越快。要是拖到最後,毒瘤壯大的無法控制的地步,那就是要人命了。

經濟危機也是有利有弊,每一次經濟危機都會帶來嚴重的損失,同樣每一次經濟危機也會帶來大量的機會。

本質上來說,經濟危機是市場的自我調節修復。把跑偏的經濟,重新拉回到正確發展的軌道上。

反正大移民戰略才剛剛開始,無論經濟危機中增加多少失業人口,都有地方去。

……

隨著弗朗茨的一聲令下,維也納政府采取了保守經濟措施,放棄了最初的救市計劃。

1876年6月18日,為了穩定金融市場,奧地利央行宣布收縮銀根,將存款基準利率上調16%。

在市場上最缺錢的時候收縮銀根,這哪裏是在“救市”,分明就是落井下石。

奧地利國內銀行眾多,央行和後世美聯儲的功效差不多,可以監管、影響金融市場。央行上調基準利率只是建議,但並不能強迫所有銀行都提高銀行存款利息。

實際上為了吸納存款,絕大部分銀行的存款利息,都是超過基準利率的。

在此之前,奧地利的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是1%,即便是提高16%,也不過1.16%。

這個數字還是低於市面上各大銀行的存款利率,但是帶來的影響卻是巨大的。

通過央行的措施,大家都清楚了維也納政府接下來不會出資救市,這讓很多投資者感到絕望。

聰明人已經意識到了經濟危機不可避免,紛紛籌集資金過冬,股市變得更加蕭條了。

1876年6月24日,慕尼黑維達紡織廠因為資金鏈斷裂,向慕尼黑政府申請破產重組獲得批準,從而拉開了經濟危機的序幕。

緊接著在短短一個月內,又有包括三十家上市公司在內,共計兩百余家企業向政府申請破產重組,四百余家企業直接宣布破產,經濟危機在奧地利全面爆發。

企業大規模破產,罷工浪潮自然也就結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失業潮。

社會輿論也混亂了起來,資本家們開始瘋狂甩鍋,把經濟危機的責任全部推給了工人罷工。

這沒有任何作用,在二次工業革命的風口上,跟不上時代,選擇了逆風而行,自然會被市場淘汰。

“罷工事件”只是導火索,在這新舊交替的時間點,本身就是危機與機遇同行。

受奧地利經濟危機影響,很快俄羅斯帝國、德意志聯邦帝國也緊隨其後,相繼爆發了經濟危機。

這只是一開始,剩下的歐洲各國很快就被牽連了進去。到了8月份的時候,經濟危機登陸倫敦,全歐洲所有工業國全部淪陷。

看著大家一起倒黴,弗朗茨就放心了。這才符合資本主義經濟的市場規律,距離上一次經濟危機已經快十年了,市場怎麽可能不出問題呢?

事實證明,問題早就積累了起來,只差一根導火索引爆了。

又一輪的大魚吃小魚遊戲開始,眼睜睜的看著財團的勢力不斷壯大,弗朗茨也不知道是對是錯。

然而,殘酷的現實告訴他,這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中無法阻擋規律,不是個人所能控制的。

除了成為其中的一員,盡可能去掌控這些新勢力,弗朗茨也無法逆流而行,杜絕財團產生。

說白了,打壓的了國內財團,卻無法限制國際財團。某些君主、大貴族或許有所察覺,在資本市場上,弗朗茨也看到了他們的身影。

顯然,這個世界上從來都不缺聰明人。如果沒有兩次世界大戰,恐怕君主制、貴族也不會沒落的那麽厲害。

當然,眼睛看到的未必是真的。前世弗朗茨只是普通人,能夠接觸的圈子恰好處於社會最底層,根本就夠不到上層建築。

網絡上看到的只能當參考,真要是全部當成了真理,他早就被坑死了,也不可能活得這麽滋潤。

財團出現是市場規律,但是誰在主宰財團,這就有待考證了。至少這個年代,貴族手中的實力還遠比資本家們強。

據弗朗茨所知,歐洲很多大資本家背後都有大貴族的影子。要不然在這個黑暗的時代,他們早就被人吞掉了。

好吧,弗朗茨也是這麽玩兒的。除了明面上的皇室產業外,大部分產業同樣是采用暗中控制,在背後遙控指揮。

沒有辦法,這些產業全部放在皇室名下,實在是太拉仇恨了,皇帝也會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