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民意的力量

這年頭和法國人做鄰居,還是非常有挑戰性的,必須要隨時保持警惕。

萊茵蘭地區是一塊飛地,又有一個好鄰居,很早之前普魯士政府就做好了失去萊茵蘭地區的心裏準備,只不過沒有想到會以這種方式失去。

英奧兩國施加的外交壓力,普魯士政府只能選擇妥協。短期內來說,放棄萊茵蘭地區對普魯士王國也是一件好事。

賣掉萊茵蘭地區後,不但可以擺脫財政危機,同時也擺脫了法國人的威脅,可以集中力量和俄國人對抗。

如果硬撐著不賣,沒準下一次普俄戰爭中,法國人就直接硬上的。經歷過意大利地區被吞並後,普魯士政府對法國人的節操完全沒有信心。

如果不是列強之間相互牽制,萊茵蘭地區早就丟了。不要看原時空普魯士王國賭贏了,就認為普魯士王國軍事實力在法國之上,實際上恰恰相反。

或許現在的法蘭西帝國軍事實力不一定比歷史同期強多少,但紙面上的實力可是非常驚人的。常備軍是普魯士王國的兩倍,綜合國力是普魯士王國的三倍以上。(包括法屬意大利地區和殖民地)

在擁有俄羅斯帝國這個大敵後,再和法蘭西對上,那絕對是腦子進水了。

經過一番象征式掙紮過後,普魯士外交大臣傑弗理·弗裏德曼無奈的宣布:出售萊茵蘭地區,公開進行拍賣價高者得。

毫無疑問,這是在離間英法奧三國同盟。真要是拼財力,無論是比利時,還是德意志聯邦帝國,都不可能是法蘭西的對手。

奧地利公使胡梅爾:“貴國拍賣萊茵蘭地區沒有問題,但萊茵蘭是德意志地區的一部分,上面生活的都是德意志民眾。

綜合各方面因素,萊茵蘭地區還是加入德意志國家好,我建議這次拍賣由德語文化圈國家:瑞士、比利時、德意志聯邦帝國、新神聖羅馬帝國參與。

作為提議者,我方可以避嫌,退出這次拍賣。”

“避嫌”完全是在給自己臉上鍍金,放一塊飛地在法國人的眼皮子底下,誰能夠睡得著?

歐洲各國不想法國人在中歐擴張,同樣也不想奧地利在中歐擴張,就算是想要拿萊茵蘭地區也沒機會。

“飛地”也是相對而言的,如果面對法國人,那的確是飛地;要是換成德意志聯邦帝國,那就是兩面夾擊。

法國外交大臣蒙特羅怒氣沖沖的站了起來:“不行,既然是公開拍賣,自然是價高者得。歐洲所有國家都有資格參與,怎麽能夠狹義的限制為德意志國家呢?”

能夠用錢買到萊茵蘭地區,這麽好的事情,怎麽能夠錯過呢?就算是機會再小,蒙特羅也必須要爭取。

胡梅爾針鋒相對道:“我們都是文明人,大家都清楚要治理好一個地方,離不開民眾的支持。

貴國文化傳統和萊茵蘭地區格格不入,如何能夠和當地民眾處理好關系?作為文明國家,我們必須要尊重民意。”

“民意”這玩意兒是法國人最先搞出來的,拿破侖三世就是尊重民意上位的。並且是真的民選皇帝,不是陰謀復辟。

這並不意味著歐洲各國就真的尊重民意了,統治階級往往在對自己有利的時候,選擇尊重民意,反之就假裝沒看見。

為了把法國踢出去,胡梅爾毫不猶豫的高舉“民意”大旗。這是既是利益需要,也是政治需要。

作為德意志地區的領袖,奧地利有責任出這個頭。要不然的話,比利時和德意志聯邦帝國哪來的膽子和法國人爭。

見火候差不多了,一直在看戲的英國外交大臣麥克林侯爵:“胡梅爾爵士說得不錯,作為文明社會的一員,我們必須要尊重民意。

萊茵蘭地區民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德裔,文化傳統都更加適合和德意志國家合並。

現在新神聖羅馬帝國退出了,那麽最適合參與拍賣的國家就是比利時、德意志聯邦帝國和瑞士。”

英奧兩國立場一致,還在觀望的歐洲各國紛紛參與進來,這一刻大家都在“尊重民意”。

……

十幾個國家立場一致,蒙特羅也頂不住壓力。現實擺在眼前,大家都不想看到法蘭西繼續擴張。所謂的“民意”就是一塊遮羞布,是大家用來裝裱自身形象的。

真要是尊重民意,愛爾蘭地區已經獨立了,蘇格蘭地區也獨立了,各大殖民帝國也土崩瓦解。

事實是一回事,嘴中說的又是另外一回事。大家都是要面子的,說一套做一套是必須的。

要是沒有遮羞布,直接攤開來說法國實力太強,大家擔心法蘭西壯大後威脅自身安全,後面大家還怎麽相處?

“哼!”

冷喝一聲表示自己的不滿後,蒙特羅選擇了沉默。沒辦法,這個場合不適合舌戰群雄,大家的態度很堅決,根本就沒有辦法說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