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操碎了心

資本都是逐利的,波黑的重工業計劃公布後,看在優惠政策的份兒上,前往當地考察的人一下子多了起來。

具體要不要投資,那還是要等結果出來了再說。通常情況下,企業要買下了礦山,才會下定決心投資。

這個年代可沒有從海外進口礦石的說法,盡管奧地利的殖民地上有很多礦產,可是要開采並且運回來,那個成本足以令任何企業崩潰。

除了本土沒有的礦產,這個年代很少進口礦石。歐洲主要的工業強國,大部分工業原材料都是靠本土自給自足,殖民地只是補充作用。

弗朗茨相信資本家都是精明的,自己會搞定這一切的。頭腦不靈光的,基本上都已經涼了。

現在他注意力集中到了非洲戰場上,在英國人出兵突尼斯過後,法國人也緊跟著上去了。

英法圍繞著突尼斯海峽的爭奪,變得激烈了起來。至於突尼斯政府,可以忽略了。兩個債主打上門來,他們只能當駝鳥了。

在紅海法奧和英國人的競爭也激烈了起來,蘇伊士運河的成功通航超過了英國人的預料,法奧聯手把他們擠出了埃及。

現在法軍占領了埃及大部分地區,奧屬利比亞地區也把邊界線向前推進了若幹公裏,具體占領了多少地方弗朗茨也很迷茫。

反正等埃及政府投降,法奧談判過後才能夠作數,畢竟按照約定埃及是劃給法國人的,趁火打劫那也是理虧。

殖民地政府級別不夠,不知道法奧結盟那也是正常的,發生這種事情也是正常的,大家可以談判解決問題。

反正可以確定,埃及的精華地帶都在法國人手中,奧地利的手沒有伸那麽長,占領的地區也就是幾塊綠洲,還有大片的沙漠。

這都是小問題,法奧兩國不會在這個問題上僵持的,反正提前占領了也沒有用,百年之內這些地區都沒有價值。

為了抵消英國進攻埃塞俄比亞帶來的影響,1869年3月奧地利出兵阿拉伯半島,也就是後世的也門地區。

總之紅海地區不能夠讓英國人全占了,也門地區的港口雖然不怎麽樣,無法和吉布提相比,可是改造一下停靠軍艦還是沒有問題的。

英法沒有動手,那是他們還要立牌坊,奧斯曼帝國到底是他們的盟友,阿拉伯半島一直都被默認為奧斯曼的勢力範圍。

沒有足夠的利益。對盟友下手的事情大家都是很少幹的。對法國人來說控制蘇伊士運河就夠了,反正奧地利又不可能堵塞運河。

英國人自不用說,面對法奧兩國的排擠,要是做出了能夠堵門的態勢,誰知道受了刺激的法奧兩國會幹些什麽?

唯利益論是不適合君主國家的,很多時候皇帝的立場就是國家的立場。要是把法奧兩國刺激到了一起,英國人哭都來不及了。

作為當事人的奧斯曼帝國,他們駐維也納公使天天都在抗議,現在外交部正在和他們談價錢。

已經造成既定事實了,愛賣不賣隨便,反正奧地利是不會再讓出來的。有本事就出兵奪回去,不然就談判桌上慢慢聊。

這是學習美國人的套路,先把土地給占領了,再商議買賣的問題。不但出價不高,連法理問題都不用糾結了。

不光是對奧斯曼帝國,包括非洲大陸的全部殖民地,都是奧地利合法手段從當地土著部落買來的,全部都有合法的書面文件。

至於是誰簽的,有沒有法律效應,這個問題就值得研究了。

總之,殖民政府是和土著部落簽訂了條約的,包括他們全部移民都是條約中的一部分。

大致意思是說非洲居住條件太惡劣了,他們請求奧地利幫他們移民到居住條件更好的地方去,報酬就是他們手中的土地。

毫無疑問,殖民政府是嚴格遵守條約的。保證讓他們全員移民,實現了脫非入美的偉大人生目標。

除了國際沖突外,非洲戰場上的變化也引起了弗朗茨的重視。不少非洲部落手中,都出現了滑膛槍,顯然有人不想奧地利順利完成戰略計劃。

奧屬非洲的總人口已經突破了七百萬大關,這個數字嚴重打破了平衡,再這麽下去沒準非洲大陸都變成奧地利的自留地了。

人口數量的高速增長,共有兩個因素,一方面是來自東普魯士地區的移民,另一方面是歐洲經濟危機帶來的移民。

因為人口的關系,奧屬非洲開發的相對完善,遠不是歐洲其它國家在非洲的殖民地可比,對移民的吸引力也在與日俱增。

這種變化顯然引起了各國的忌憚,量變終歸會引起質變。如果沒有奧地利做後盾,這幾百萬人或許還不被英法放在眼裏。

可惜有一個強大、並且準備本土化的奧地利在,大家都不得不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