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聯邦政府的反擊(第3/4頁)

斯蒂芬正是匈牙利獨立戰爭失敗後的漏網之魚,因為當時出訪奧斯曼帝國尋求幫助,躲過了維也納政府的清算。

高層都掛掉了,他這樣的革命黨中層就成為了領導人。後面奧斯曼帝國慫了,不敢繼續支持他們,被迫流亡到了美國。

經過了歲月的熏陶,曾經的熱血青年斯蒂芬已經不復存在,現在作為匈牙利革命黨的首腦,他已經變成了一名政客。

斯蒂芬不慌不忙的解釋道:“亞雷斯特先生,匈牙利獨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

當年科蘇特先生,就是因為太急躁了,才會失敗的。

現在奧地利人的實力依舊強大,大革命過後匈牙利更是被一分為七,維也納政府利用了匈牙利國內的少數民族制衡,我們現在發動起義很難取得成功。”

亞雷斯特冷笑道:“我也知道科蘇特那個蠢貨為什麽失敗,可是你們退而求其次也不行麽?

就算是不能完全獨立,在新神聖羅馬帝國中取得一個邦國席位,這也做不到?實在是不行,取得自治的行省地位也是一個勝利啊!

你們都不需要武裝起義,只是發動民眾走上街遊行示威,給維也納政府施加輿論壓力,他們早晚都會妥協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圈子,匈牙利民族在美國的影響力幾乎為零,不能給他提供助力。作為一名成功的資本家,亞雷斯特的節操自然不高。

為了更好的發展,他選擇了和聯邦政府合作,充當操縱匈牙利獨立組織的黑手。

從他對科蘇特的評價就可以看出來,他對匈牙利獨立組織不存在任何尊重。完全是站在上位者的立場上,在發號施令。

至於匈牙利能不能獨立,這關他什麽事?從個人利益角度出發,亞雷斯特寧願匈牙利一直不能獨立,他才能夠繼續保住現在的獨特地位。

現在出的這些注意,都只是為了在奧地利制造混亂。維也納政府會不會妥協,這並不重要,只要匈牙利獨立組織搞出了動靜,他就可以給聯邦政府交差了。

相處了這麽久,斯蒂芬自然也摸清楚了亞雷斯特的本性,雙方都是在相互利用。

人都是需要生活的,十幾年時間過去了,包括斯蒂芬在內,很多匈牙利獨立組織成員都在美國有了產業。他們打理自己產業所花費的精力,遠遠超過了對獨立組織的投入。

至於匈牙利獨立的偉業,自然是交給中二少年去完成了,難不成還想要這幫老家夥沖鋒陷陣不成?

這麽多年過去了,在奧地利登記在策的匈牙利人,只剩下了二十多萬,已經說明了很多問題。

在現實面前,很多人選擇性的更換了民族。或許在過幾十年後,這個民族就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這些情況,眾人是一清二楚的。人都沒有了,還獨立個鬼。匈牙利地區的年輕一代,很多人都不知道匈牙利民族。

說白了,匈牙利民族出現的時間不過幾十年,如果不發生意外,他們的“民族之父”還活著。

在此之前,大家根本就沒有匈牙利民族這個概念。這也是很多匈牙利民眾接受奧地利族的原因,根本就沒有人告訴過他們,他們是屬於匈牙利族的。

現在都有人提出把匈牙利獨立組織改名為奧地利革命黨,只不過遭到了老一輩的反對,這意味著對他們的努力全盤否定。

斯蒂芬想了想說:“亞雷斯特先生,現在冒然改變鬥爭方式,我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還要有一定的準備時間。”

在此之前,匈牙利獨立組織只有兩個業務,發展秘密黨員和搞刺殺。

組織民眾的事情不是沒有幹過,只不過結局通常都比較悲劇。人多嘴雜在任何地方都適用,往往在串聯的過程中,就不知道被誰給舉報了。

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和他們鬧獨立,絕大部分匈牙利地區民眾對目前的生活還滿意,沒有革命的意願。

經歷過大革命的老一輩,更是把他們視作洪水猛獸。獨立組織在匈牙利地區活動的時候,根本就不敢提獨立的事。

搞事情那是為了獲取經費,如果美國金主停止資助,要不了幾年這個組織就解散了。

事實上,歷史上這個獨立組織就是半途夭折的,後面領導匈牙利獨立的和他們沒有半點兒關系。

亞雷斯特故作報怨道:“知道了,我要先看到成果。你們這樣消極怠工,會消磨民眾對你們的耐心。

現在組織民眾捐款都不容易了,尤其是最近幾年,匈牙利同胞都不移民美國了。”

獨立組織眾人臉色一沉,這才是最關鍵的。沒有匈牙利人移民美國,也意味著他們組織難以吸收到新鮮血液。

這也意味著他們對美國政府的重要性正在降低,如果有一天他們完全喪失了價值,搞不好聯邦政府會和維也納妥協,直接賣掉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