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蝴蝶效應(第2/2頁)

局勢惡化到了現在這一步,都是你們一手造成的。現在還想要繼續添亂,莫非是嫌法國人吞並我們的借口不夠,再給他們送上一條去。

不要在我面前逞英雄,撒丁王國有幾分實力,我比你們更清楚。

當初奧地利一支偏師,就可以打得我們幾乎滅國,你們以為法國人做不到麽?”

都是意大利三傑,不過加富爾和加波裏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雙方各自代表著不同的政治觀念。

一直以來都是加富爾占據優勢,直到各國軍隊接管撒丁王國後,激進派思想才逐漸興起,加波裏也是這個時候脫穎而出的。

只不過激進派被打壓的有點兒慘,很多成員都被國際調查團給抓了。基本上跳得歡的,都牽扯到了刺君案中。

想要采用武力驅逐法國人,實際上也是激進派萬般無奈之下的選擇,要是再繼續托下去,他們連一博之力都沒有了。

調查進行到了現在,已經確定了多名參與者和知情者。但這些人僅僅只是燒炭黨的中層,說他們是幕後黑手,法奧兩國根本就不信。

沒有辦法高層都不想死,沒有人肯站出來抗下罪名。下面到是有人願意當這個英雄背黑鍋,可惜不夠這個資格。

現實就是這麽的扯淡,明明查到了真兇,偏偏大家又不相信。或者說是在利益面前,選擇性的不相信。

……

肯塔基州,作為林肯總統的出生地,這裏仍然是一個畜奴主。總人口已經突破了一百萬,其中黑奴數量超過了四分之一,奴隸主們的實力可想而知。

不過資本家們的力量同樣不容小覷,在南方各州宣布獨立過後,肯塔基州發生了內部分裂。

一部分人主張加入南方聯盟獨立,一部分人主張留在北方聯邦,雙方的實力差距不大,很難壓倒對方。

影響最終結果的就變成了南北雙方的外交博弈,誰能夠拉攏到更多的支持者,肯塔基州就會倒向哪一邊。

原本歷史上,北方政府成功拉攏了肯塔基州。不過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國際勢力的幹預影響到了很多人的立場。

好在肯塔基州是一個內陸州,歐洲列強在這裏的影響力並不大。不然在英法奧西四國的公關下,他們早就倒戈了。現在結果還是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為了說服肯塔基州支持聯邦政府,林肯不但派出了代表,還親自寫信給肯塔基州的大人物們,許諾了不少利益。

當然,他一個人怎麽有時間寫這麽多信,就不用深究了。這都是慣例,哪個領導沒有幾個秘書啊,何況是總統呢?只要掛了他的名字,那就代表他的立場。

相比之下,南方政府的表現就要差得多了。活動的對象僅限於種植園主,很少去拉攏資本家。

要不是奧地利的介入,他們還會一直疏忽下去。

北方政府代表康納爾勸說道:“塞巴特,你還在猶豫什麽?很明顯南方政府勾結了英法奧西四國,企圖要分裂偉大的美利堅。”

作為一名資本家,愛國和塞巴特扯不上任何關系。美國分裂與否對他來說,還不如利益更加實際。

本來一開始他是支持北方政府的,可是南方政府的允諾也令他動心。畢竟聯邦政府中資本家實力強大,要面臨的競爭對手非常多,他沒有什麽優勢。

南方政府雖然是種植園主們的天下,可是這裏的資本家實力薄弱,競爭對手不強,還可以獲得廉價的工業原材料。加入南方政府後,他獲得的利益似乎更大。

如果不是考慮到南方政府的低關稅政策,會面臨外來工商業產品的競爭,他早就下定了決心。

顯然,歐洲各國的幹預影響了他的判斷,從一開始塞巴特就認為南方政府能夠獨立。

不光是他,很多美國人都認為北方政府會妥協。這個年代,美國人還沒有足夠的底氣,對聯合起來的列強說不。

塞巴特想了想說:“康納爾先生,我肯定是支持聯邦政府的。

但是肯塔基州的種植園主們實力雄厚,如果冒然做出表決,我擔心他們會采取過激行動,不如等等看再說。”

猶豫不決的時候,自然用拖字決了。事關自身利益,萬一做錯判斷,後悔就來不及了。

說起來也搞笑,南方政府居然用市場忽悠資本家,但現實就是這麽喜劇。

北方政府還在忽悠種植園主呢?林肯總統多次許諾不會廢除奴隸制,政府會保障大家的合法權益。

最終能不能兌現,只要想想政客們的節操就知道了。雙方都在開空頭支票,就看誰畫出來的大餅更加能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