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法國的應對

1861年3月26日,奧地利海軍從威尼斯港出發開始全球訪問之旅,第一站就是奧斯曼帝國。

可惜蘇丹政府遷都到了內陸地區,不然他們就可以好好感受一下什麽是壓力。即便是遷都了,蘇丹政府還是大受震撼。

七艘鐵甲艦加上一打輔助軍艦,就構成了世界上戰鬥力最強的艦隊,完全不是風帆艦隊能夠比的。

說是訪問,就只是訪問。這一次弗朗茨沒有準備節外生枝,嚇唬了一番蘇丹政府過後,再拜訪了一下地中海諸國,就直奔亞洲去了。

巴黎

受了刺激的拿破侖三世,在政府會議上宣布:“我們要打造一支更龐大的鐵甲艦隊,讓世界知道法蘭西的力量。”

拿破侖三世沒有辦法反應不激烈,海軍比不上英國人就算了。他還可以自我安慰英國人是純粹的海權國家,法國是海陸兩棲,比不上奧地利人就不能忍了。

現在法國海軍對奧地利海軍的優勢,僅僅只是在噸位和作戰經驗上。

可惜這些經驗都停留在了風帆戰艦時代,進入鐵甲艦時代很多東西都落伍了,戰術理念也發生了變化。那怕噸位上有數倍的優勢,風帆戰艦也打不贏鐵甲艦。

沒有辦法,風帆戰艦火炮也是用來對付風帆戰艦的,突然敵人變成了鐵甲艦就不夠用了。

海軍大臣迪科自信滿滿的回答道:“陛下,請放心。我們已經開始打造鐵甲艦隊了,目前已經有兩艘鐵甲艦服役,年底還有三艘鐵甲艦服役。

海軍部計劃在建造十艘鐵甲艦,最多兩年時間就可以全部建造完成,讓世界知道我們的力量。”

技術關卡已經越過去了,建造鐵甲艦就不再是問題。這還是和平年代的造艦速度,如果願意趕工,一艘軍艦的建造時間只需要幾個月。

這個時期,鐵甲艦的噸位還沒有暴漲。大的也就八九千噸,小的僅有兩三千噸。船塢都不需要改造,基本上就能夠滿足造艦需求。

拿破侖三世滿意的說:“好!”

世界第一海軍的名頭拿不到,世界第二是說什麽也不能夠再丟了,法國人也是要面子的。

現在按照國際上軍事力量的排名,法國陸海軍都是第二,奧地利緊隨其後陸海軍均是第三,兩國明面上的軍事力量非常接近。

在鐵甲艦時代降臨前,奧地利海軍實力還在六七八名晃悠。結果在鐵甲艦降臨的當口超了車,一躍而起甩開了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美國。

現在都有很多人認為,奧地利海軍可以和法國海軍比肩了。這一觀念在地中海地區非常的有市場,拿破侖三世心裏也沒底。

從海軍噸位上來看,奧地利海軍接近了法國海軍的百分之七十,考慮到鐵甲艦戰鬥力的加成,這個說法就非常有說服力。

因此,法國海軍部跟著宣布了蓄謀已久的造艦計劃,等到這批軍艦服役,兩國海軍實力又會被再次拉開。

至於西班牙、荷蘭、葡萄牙三國,這個時候已經掉隊了,無力參與這場海軍盛宴。

停頓了一下,海軍大臣迪科補充道:“陛下,我們的海軍軍費不足,要建造這麽多鐵甲艦,還要政府增加撥款。”

顯然,海軍請拿破侖三世親自來看奧地利海軍艦隊,也不是沒有目的。表面上,法國海軍是丟了臉,實際上還是為了造艦經費。

沒有功夫理會海軍部的小算計,拿破侖三世問道:“還差多少?”

海軍大臣迪科嚴肅的回答道:“至少還要再撥款1.2億法郎,我們才能夠完成計劃。”

單純的造艦肯定是要不了那麽多錢,還要考慮到基本的訓練、人員配備,新技術的研發……

現在撥款的撥款只是前期費用,一旦建造完成,未來海軍的後續維護費用也要增加,換句話說就是海軍軍費要增加了。

不待拿破侖三世回答,財政大臣莫尼爾就迫不及待的跳出來說:“不行,你們這是在獅子大開口。

一艘鐵甲艦的建造經費才多少?怎麽可能要1.2億法郎,最多也不會超過8000萬法郎,如果省著點兒花,7000萬法郎沒準都夠了。”

現在法蘭西帝國的財政收入已經高達17.2億法郎(約合英鎊6880萬),法國人有牛B的底氣,同時期的英國人財政收入也就7000萬英鎊。

(備注:查的統計年表,好像是只計算本土)

不過財政收入再高,錢永遠都是不夠花的。財政部仍然要省,對這種獅子大開口的行為,必須要果斷打擊。

海軍大臣迪科嚴肅的解釋道:“伯爵閣下,這怎麽能夠省呢?進入鐵甲艦時代,我們慢了奧地利人一步,主要原因就是軍費不足造成的。

現在如果壓縮軍費,我們還怎麽研發新技術?

鐵甲艦和以往的風帆戰艦不一樣,在服役過後我們的士兵要重新接受訓練,才能夠熟練的操作,這又是一筆開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