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雲湧(第2/3頁)

顯然,在戰略上馬克西米一世的戰略眼光不怎麽樣。他沒有想到奧地利政府會那麽慫,大敗一場後就幹脆利落的認輸了,根本就沒有和普魯士人死磕下去。

回顧了一遍歷史,弗朗茨發現普奧不愧曾經都是一家人,這找隊友的水平都是一樣的垃圾。

從普奧戰爭開始,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身邊就沒有少過豬隊友。

……

巴黎

反法戰爭過後,法國外交部就很少這麽熱鬧過了。奧地利、普魯士、巴伐利亞都在向他們尋求外交支持。

拿破侖總統非常的高興,任何能夠擴大法國影響力的事情,他都是感興趣的。

甚至連想都不用想,拿破侖總統都知道該支持誰。將德意志地區一分為三,讓巴伐利亞領導小邦國對抗普奧,這就是法國人的最佳選擇。

可惜,這個時候的法蘭西不適合當出頭鳥,國內的爛事沒有搞定不說,歐洲各國對他們還非常的忌憚。

外交上吼兩嗓子可以,真要是跑去幹預德意志地區事務,普奧兩國多半會先聯手把他們給揍回去。

反正現在總統支持的事情,議會就反對,議會支持的總統就否決,路易·拿破侖·波拿巴幹脆就和稀泥了。

法國議會更加不用說了,他們的外交政策更加保守,多數時間都是看英國人的反應。

……

倫敦

聽到了德意志聯邦要組建責任內閣的消息,約翰·羅素首相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第二反應就是必須要拆散這個即將誕生的內閣。

歐洲大陸平衡是英國人的第一國策,要是讓德意志地區統一了,中歐就出現了一個巨無霸。

歐洲第二大工業國、歐洲第二領土大國、歐洲第一經濟體、歐洲第一陸軍強國、歐洲第一人口大國……想想就讓人感到可怕。

約翰·羅素難以置信的報怨道:“發生了什麽,怎麽一夜之間我感覺這個世界變得陌生了起來?

誰能夠告訴我這是為什麽,德意志地區居然可能要統一了!”

外交大臣帕麥斯頓解釋道:“首相閣下,德意志地區沒有這麽容易統一,‘責任內閣’只不過是奧普巴三個邦國鬥爭下的產物,一個注定沒有實權的內閣起不了什麽作用。”

國務大臣愛德華皺著眉頭說道:“可是這個內閣存在,還是會打破德意志地區的平衡。無論是誰勝誰負,只要是責任內閣出現,德意志地區的統一之路都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尤其是‘三國內閣’,假如奧地利同普魯士、巴伐利亞達成了妥協,德意志地區很可能真的統一起來,至少在政治軍事上他們可以做到聯盟。”

大家都是玩政治的,自然知道人越少越容易達成一致,反倒是奧地利提出所有邦國一起組閣威脅更小。

德意志地區有三十多個邦國,每個邦國都必須要有人加入內閣,這麽多人在一起,天天就剩下吵架了。

奧普巴三國有沒有真正結盟的可能?

從利益是分析答案是:有;從實際情況出發答案是:沒有。

如果普魯士肯放棄統一德意志的野心,那麽弗朗茨也不介意放棄兼並南德意志地區的計劃。

這和春秋戰國時代的三晉聯盟有些內似,一旦趙魏韓結盟就可以吊打四方,現在的奧普巴也一樣。

不同之處在於這個聯盟一旦建立起來,在歐洲大陸上普魯士和巴伐利亞都沒有擴張的機會了。

巴伐利亞實力弱小,又被夾在了奧法普三國中央,聯盟建立過後,他們的安全就有保障了,可以安心種田奔小康,是符合他們利益的。

奧地利還可以向巴爾幹半島擴張,又可以得到德意志地區的人力補充,主體民族數量不足的劣勢將得到解決,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海外殖民擴張中。

況且,以奧地利的體量,在聯盟中取得主導權只是時間問題,弗朗茨沒有反對結盟的理由。

普魯士就不行了,盡管他們軍事實力強大,可實際上普魯士王國的體量並不大。

在保持一支大陸軍的同時,普魯士王國也喪失了發展海軍的機會,國力不容許他們同時發展陸權和海權。

因此就必須要有所舍棄,理論上聯盟建立過後,普魯士不用擔心陸地上的安全了,可以裁減陸軍發展海軍,開辟海外殖民地。

可惜,普魯士是容克貴族們的普魯士,他們不可能為了國家利益,就放棄自己手中的利益。

這個問題弗朗茨看的明白,可並不代表著所有人都看的明白,尤其是英國這些的海洋國家。

在他們看來,能夠從海外輕松獲取利益,幹嘛還要在歐洲大陸上進行冒險呢?

現在的國際局勢,普魯士王國想要在歐洲大陸上進行擴張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英國人認為普魯士政府不會如此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