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雲湧

歐洲各國就沒有想看著德意志地區統一的,無論是巴伐利亞和普魯士人聯手搗鼓的“三國內閣”,還是奧地利提出的“聯邦內閣”,都不是列強們想要看到的。

蝴蝶的翅膀都可以制造一場龍卷風,弗朗茨的到來也影響到了歐洲歷史。俄國人的態度變了,他們不在想讓德意志地區維持現狀,而是想要德意志聯邦直接分裂掉。

同樣有這個想法的還有英法,經歷1848年的大革命,他們知道了民族主義的可怕。

奧地利的改革成功也引起了他們擔憂,生怕把德意志地區這樣捆綁在一起,未來某一天神聖羅馬帝國就復活了。

最佳的選擇就是一分為三,奧地利、普魯士、巴伐利亞和剩下的邦國聯合起來單獨建國,或者是解散聯邦議會讓這些邦國全部獨立掉。

獨立?

現在是19世紀,不是21世紀,這是屬於殖民主義的時代,弱肉強食展現的淋漓盡致。

不要看這個德意志聯邦似乎沒有起到多少作用,實際上就是因為聯邦的存在,才保證了他們的國防安全。

沒有德意志聯邦的保護,德意志地區的這些邦國,頃刻間就可能遭到滅頂之災。

普魯士人想要擴張,法國人想要擴張,奧地利同樣想要擴張,因為聯邦的存在大家相互制衡,普魯士人沒有辦法對他們下手,法國人不敢對他們動手,奧地利是不能動手。

復雜的國際形勢,才是神聖羅馬帝國結束後,德意志聯邦這個怪胎存在的原因。

小邦國都是在抱團取暖的,巴伐利亞就成為了小邦國們的天然領袖,負責帶領大家抗衡普魯士和奧地利。

弗朗茨想了想說:“繼續加大對巴伐利亞地區的滲透,政府高層我們還拉攏不動,就先拉攏一部分中下層了。”

收買人心也是要講究成本的,巴伐利亞政府的高層奧地利已經給不了太多了,但是政府中的中下層就不一樣了,隨便給點兒好處就足以改變他們的立場。

費利克斯提議道:“陛下,我們有必要建立一個德意志民族統一組織,專門負責拉攏社會各界人士,瓦解各國對抗奧地利的決心。

我們對南德意志邦國的戰略是政治拉攏為主,軍事手段為輔。除了必須要打擊的一部分頑固派外,剩下的人能夠爭取就盡量爭取。

巴伐利亞是必不可少的一環,因為地緣政治的關系,他們在南德意志地區影響力很大。

如果統一戰爭爆發的時候,我們能夠快速占領巴伐利亞,那麽剩下的邦國很可能會望風而降。”

弗朗茨知道拉攏社會各界人士是假,真正的目標還是拉攏底層貴族,尤其是軍事貴族。只要他們倒向了奧地利,統一戰爭就好打了。

弗朗茨點了點頭說:“那就成立德意志統一委員會,作為一個獨立的民間組織存在,專門為德意志地區的統一而努力,明面上不要和奧地利扯上關系。”

這樣的組織肯定不能和奧地利扯上關系,除了外交上的麻煩外,還有就是拉人的手段和方法,肯定不是表面上的那麽光鮮。

威逼利誘都算是和諧的,必要的時候還有可能串客一把刺客,清除掉一些頑固分子,這口鍋只能讓民族極端主義分子來背。

估計他們也不會在意,又不是啥黑鍋,最多也就現在被人罵罵,等到了統一過後,他們就是德意志地區的英雄了。

……

外交博弈開始了,這個年代德意志地區的問題,絕對不僅僅限於德意志邦國內部解決,列強的態度也至關重要。

英法俄就是三個繞不開的主,尤其是法俄兩國的態度至關重要,這兩個國家是有出兵幹預的能力。

不過現在還不是攤牌的時候,普魯士政府只不過想要向民眾們表明他們支持德意志一統的立場,挽回受損的聲譽,並不意味著他們真的放棄對德意志地區的野心,轉而支持巴伐利亞的“三足鼎立”。

這個問題巴伐利亞政府看不到麽?顯然是不可能的,如果看不出這一點,也不會有人反對和普魯士聯合了。

可惜馬克西米一世沒有能夠抵禦住誘惑,只看到了好處沒有看到其中的危險。在外交上走鋼絲是很容易掉下去的,巴伐利亞還缺少一個能夠掌控大局的外交家。

歷史上普奧戰爭中,巴伐利亞想要坐上觀虎鬥,事先許諾的出兵十萬沒有到位,直接導致決戰的時候普魯士兵力比奧地利多出了四分之一。

當然坑隊友的不只是巴伐利亞一個,奧地利那幫盟友除了漢諾威外,剩下的幾乎都是被普魯士兵不血刃擊敗的。

如果不是意大利同樣也是豬隊友,估計普奧戰爭還會結束的更快。或許是太信任隊友了,奧地利政府壓根兒就沒有任何防備,全國動員都沒有進行,直接讓三十萬現役大軍上了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