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標準體系(第2/2頁)

“以奧地利的實際情況,你們按照年經濟增長速度百分之五計算,考慮五十年內我們的運輸需求,設計出一套適合奧地利的標準體系,有問題麽?”弗朗茨問道

“沒有!”施泰因回答道

技術上東西他還是有信心的,至於經濟增長速度的問題,那個是政府的問題,能不能達到百分之五,這就不管他的事了。

弗朗茨似乎想到了什麽,又補充了一句:“等一等,還要考慮到連通神聖羅馬同盟和巴爾幹地區,未來我們會向他們推廣這一套標準,最終大家的鐵路網會連成一體。”

建立神聖羅馬同盟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實現經濟一體化,統一鐵路標準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巴爾幹半島別的地區可以不要,但是貝爾格萊德必須要拿下,這是巴爾幹半島的門戶,掌握了這裏就控制了巴爾幹半島的命脈。

多瑙河流域兩個公國也必須要掌握在手中,這關系到匈牙利的糧食出口,同時這裏也是奧地利重要的進出口貿易通道。(瓦拉幾亞公國、摩爾達維亞公國)

在鐵路沒有貫通之前,匈牙利的糧食都是經過多瑙河流域,進入到黑海中運往歐洲各國銷售的,匈牙利地區的進出口貿易,也嚴重依耐於多瑙河。

這也是為什麽奧地利堅決反對俄羅斯占據黑海海峽的原因,這威脅到了奧地利的國家安全。

專業的事情還是交給專業人士幹的好,奧地利的大鐵路計劃,上馬的還是有些倉促。

誰讓弗朗茨低估了貴族們的投資熱情呢?

或許在很多資料上,貴族都是腐朽、落後的,可實際上他們在保守的同時,也有著進步的一面。

貴族從小到大都接受著最好的教育,接收到了常人接觸不到的信息,開闊了視野。

在這種情況下,培養出來的下一代,怎麽可能都是傻子白癡呢?

他們保守反對政治變革,那是自身利益決定的,怎麽可能讓既得利益者反對自己的利益呢?

真正的蠢貨早就見上帝去了,1848年奧地利大革命,貴族集團內部也發生了一次大洗牌,很多判斷失誤、被貪婪蒙蔽了雙眼的貴族,已經被除名了。

貴族們的觀念,在這個時候也發生了轉變,或者說是現實逼迫他們不得不進行轉變。

為了盡快平息叛亂,弗朗茨推動解放農奴、土地贖買,實際上也是貴族階級做出的讓步。

法國人的例子告訴了他們,要是不讓步革命蔓延,最後的損失還會更大,所以他們一面做出讓步,一面又幫助政府鎮壓叛亂。

其中有一部分處於革命漩渦中的倒黴蛋,在這場變局中選擇了逃避,結果等大局已定的時候,土地已經被強制贖買了。

這些人在喪失了土地這個支柱過後,率先開始了尋找新的項目進行轉型。這個時候鐵路出現了,很多人都看到了這種新式交通工具的潛力。

他們需要一個新的產業,維持家業不墜落,鐵路就是很多人的選擇,在這麽多的人努力下,鐵路建設速度被人為的加快了。

才會出現這種,前線已經在開始做施工準備了,鐵路軌道的標準還沒有出爐。

運輸要求的基本資料,政府已經提供了。鐵路設計師們要計算出運力需求並不難,再由運力需求決定鐵路標準,這就更加簡單了。

很快設計標準就擺在了弗朗茨的面前,別的各種參數他這個外行也看不懂,唯一引起他重視的還是軌距。

鐵道部提出了四中方案,即:1524mm標準體系、1600mm標準體系、1676mm標準體系、和1712mm標準體系。

前期開工的主幹道,都是商業繁華地區。無論是客運,還是貨運需求量都是最高的。

在建立鐵路標準體系的時候,自然是重點考慮了這一地區的要求,加上考慮五十年時間,這個標準自然就上漲了不少。

沒有窄軌鐵路,這個年代受限於火車制造技術,窄軌鐵路的運輸量受到了限制,由於穩定性不足,容易發生安全事故,很少被用在主幹道鐵路建設上。

最終的選擇權又到了奧地利政府手中,理論上來說上面的幾種方案現在都是可行的,選用哪一種就成為了一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