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黃雀在後(第2/3頁)

不需要支付工資,不需要支付撫恤金。沒有家屬鬧事,沒有媒體譴責,不會有任何後續麻煩。

唯一的問題是這些人在政府手中,想要使用自然要付出代價了。按照事先的約定確實沒有那麽多附加路段,可是同樣也沒有承諾提供免費勞工不是?

沒有猶豫多久,大家還是決定修。只不過把這些路段放在後面修,反正省去了最大的一塊兒人工開支,也增加不了多少預算。

未來有利潤就投入運營,沒有利潤十天半個月發一趟車,這也是他們的自由。

奧地利的鐵路只要控制了運營班次,虧本的可能性其實並不大,再偏遠的地區,十天半個月都可以湊一車貨出來。

鐵道部規劃出來的路線,連通的都是城市,又不是鄉村,怎麽可能沒有生意呢?

冷門路線,不能夠賺到錢,可是保本的問題卻並不大,就算是虧損也不會太多。

這是私營鐵路公司的優勢,他們可以靈活調配列車班次,貨運、客運都可以根據實際需求來調配。

政府運營就不行了,如果給下面調度人員,這麽大的權限,估計鐵路系統很快就會被他們掏空,這個監管起來還非常的麻煩。

私企老板自己會盯著,政府派誰盯著都不能夠保證不被腐蝕,總不能弗朗茨這個皇帝每天都去關注這個問題吧?

還有就是政府要考慮政治因素,很多地方經濟發展需要鐵路每天運營,短期內鐵路系統會虧錢,可是地方經濟也被帶動了起來,政府的稅收增加了。

最後政府是虧了,還是賺了,這筆賬很難算的清楚。

為了避免大規模腐敗,減少損失,政府運營的大部分鐵路,班次通常都被固定了下來。

想要調度,就必須要層層打報告,除非是特殊情況,大多數時候很少有工作人員會自找麻煩,運營成本自然就上去了。

經過一系列的討價還價,大家終於還是達成了一致,奧地利的鐵路大建設啟動了。

為了在最短的時間收回成本,這次采用的是“三邊方案”(邊勘探、邊設計、邊施工)。

鐵路建設工作才剛剛開始,大家無奈的發現了一個問題,貌似鐵路周邊的砂石礦都落到了奧地利砂石集團手中。

這讓很多人後悔不已,在鐵路修建之前,也就城市周邊的砂石還值點兒錢,荒郊野外的砂石根本就無人問津。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修鐵路肯定會使用大量的砂石原材料。這個年代又沒有汽車,只能靠人力或者是畜力運輸,除了就地取材外根本就別無選擇。

剛剛得到這個消息,鐵路公司的管理層們就怒了,他們本來就是股東們娉請過來幹臟活累活的,這個時候該輪到他們出場。

很遺憾,沒有他們表演的機會,當奧地利砂石集團亮出了後台,一個個就當什麽沒有發生過。

不對,發生了。來的時候準備砸場子,搞清楚情況後,就變成談生意的了,離開的時候帶走了一份和奧地利砂石集團簽訂好的供貨合同。

真正的童叟無欺公平交易,所有的砂石供應都是按照市價走的,如果市價不是被控制的話,應該算是公平交易了。

弗朗茨還是知道輕重的,小賺一筆可以,要是玩兒過頭了,傳出去了影響也不好。

所以砂石的市場價格並沒有大幅度提高,只是比鐵路開工建設前提高了三層,當然鐵路公司是大客戶,又給打了個八折。

綜合起來,單價才上漲了百分之四,幾乎沒有提高價格,絕對算得上是良心價了。

這也是在規則之內,早在上半年弗朗茨就以白菜價把這些礦產買到手了,其中不少礦產都是從貴族手中買過去的。

這個年代最值錢的就是信息,沒有辦法他們的消息不夠靈通,又貪圖小便宜,只能夠認輸。

唯一讓他們安心的是,似乎皇帝陛下不是專門針對鐵路來的。買下的不光是砂石礦,除了金礦、銀礦太貴的礦產不要外,其它亂七八糟的礦山都收購了一堆。

就連這些沙石礦,也不是全部都在鐵路沿線,荒山野嶺裏面都有,顯然也是靠廣撒網在賺錢。

這麽多砂石礦,弗朗茨自然是不可能派人過去管理了,畢竟砂石的單價並不高,利潤主要是靠走量。

作為一名愛惜羽毛的皇帝,壓榨工人的事情自然不能做了,包括他是幕後老板的事情都不允許泄露出去。

這個時候就需要找承包商了,大貴族們是看不上二道販子的買賣,不是還有小貴族和小資本家麽?

這不需要弗朗茨操心,放出轉包的風聲過後,很快就有人和奧地利砂石集團的負責人聯系了。

手中有訂貨合同在,注定賺錢的買賣,談判還是很容易的。